二〇一三年六月,在中央電視臺綜藝勵志節(jié)目《舞出我人生》的復活賽舞臺上,一個舞姿優(yōu)美的女孩以“幫幫跳”的身份出現在舞臺中央和參賽選手撒貝寧攜手作戰(zhàn)。
仔細看來,這個笑容燦爛的女孩和撒貝寧長得還有幾分相像,只是眉眼比撒貝寧多了幾分精致。
有人說她含情脈脈地看著撒貝寧,是不是對他有意思。
等到比賽結束,參賽選手都在后臺接受采訪。
這時大家才得知,剛剛在舞臺上和撒貝寧一起翩翩起舞的是他的親妹妹撒貝娜。原來撒貝寧并不是獨生子女。
在采訪的過程中,撒貝寧動情地傾吐自己與妹妹之間深厚的兄妹情。
兩兄妹一唱一和之間爆出了無數撒貝寧小時候的猛料,比如撒貝寧曾經差點窒息的事情,場面十分有趣。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撒貝寧這個神秘的妹妹撒貝娜,探索她與兄長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吧。
隨妹妹改名的哥哥
1976年3月23日,撒貝寧出生于廣東省湛江市的一個軍人家庭里。
但撒家父親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鐵血軍人,而是部隊里的文藝工作者。
撒貝寧的父親撒世貴是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的回族人,是共產黨員,也是國家二級演員。
他參與出演過《中原突圍》、《天地山血淚》和《王昭君》等等優(yōu)秀話劇作品。
1960年,16歲的撒世貴考入了武漢市人民藝術劇院,從事話劇演員的工作。
不久后又因為其出色的表現而轉入海軍南海艦隊文工團成為了一名文藝兵。
從部隊退役后,他轉業(yè)到湖北電視劇制作中心安頓下來了。
憑借多年的文藝工作經驗,他成功加入了電影家協會和電視藝術協會,成了其中重要的會員。
撒世貴的妻子鄧雅娟也是一個熱愛文藝的女子,她畢業(yè)于沈陽音樂學院,唱功了得,是那個時代為數不多的大學生。
鄧雅娟在音樂方面給了撒世貴很多有益的審美熏陶,也為孩子日后的文藝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撒貝寧的童年和父母聚少離多。
撒世貴大部分時間在廣東處理工作,鄧雅娟在廣東生下撒貝寧后就回到了沈陽,而小小的撒貝寧則被寄養(yǎng)在武漢的親戚家里。
問起撒貝寧對于父母的記憶,他直言童年里并沒有太多與父母相處的時光。
只記得爸爸媽媽每隔幾天就打電話過來問候他,了解他的生活情況。
所以在小小的撒貝寧心里,父母就是電話里的那幾句叮囑,只有放長假時一家人才會團圓。
那時候媽媽會溫柔地對他噓寒問暖,爸爸則會用長滿胡茬的嘴親吻他,逗他玩兒。
1980年的某一天,父親像往常一樣給撒貝寧打來了電話,聽筒那頭父親告訴他,媽媽剛剛在沈陽生下了一個妹妹,他以后就是哥哥了。
四歲的撒貝寧并不知道哥哥一詞的意義,只知道家里面又添了新成員。
其實,在接到這通電話之前,撒貝寧并不叫撒貝寧,而是叫撒寧。
只是父親告訴他,因為家里給妹妹取名為撒貝娜;
為了讓兄妹倆的名字相像,所以就給他的名字中間也加一個貝字,以后他就改名叫撒貝寧了。
撒家父母一直都為了家人的團聚而努力協調工作,在撒貝娜出生后不久,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從小被寄養(yǎng)在外,天性好動淘氣的撒貝寧經常帶著妹妹做惡作劇。
撒貝寧在幼兒園里趁著老師不注意,偷偷帶著一大群小朋友去草叢里抓毛毛蟲,結果所有小朋友都被咬了滿身的大包。
當然,作為“始作俑者”的撒貝寧逃不過老師的一頓責罵。
等到放學后,小朋友們的家長看到孩子這般模樣,都忍不住向撒世貴告狀,這讓撒世貴很是難堪。
但好在撒世貴非常明主,給足了孩子尊重。
雖然對兒子的行為非常生氣,也覺得應該教訓兒子讓他明辨是非,但撒世貴還是平復了一下心情,一路上都沒有甩臉色給撒貝寧看。
回到家里,撒貝寧以為父親忍耐了一路馬上就要爆發(fā)了,于是瑟瑟縮縮地站在父親面前一言不發(fā),等待父親發(fā)落。
沒想到撒世貴只是嘆了一口氣。
他告訴撒貝寧這次做錯了事,肯定要接受教育,問他是選擇挨一頓揍還是要好好談談,一起解決問題。
雖然還在讀幼兒園的撒貝寧不知道“好好談談”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選擇這個至少不用挨打了。
在他做出選擇后,父親用平等的姿態(tài)心平氣和地給他分析了他的錯處,并且溫和地告訴他以后應該怎么做。
這是撒貝寧人生中重要的一課,他從中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而他以后人格的形成也和父親對待他的態(tài)度息息相關。
但是撒貝寧并沒有因為父親的教育而改變自己調皮的天性。
據撒貝娜說,哥哥小時候常常說自己是“探險家”,他每天都和院子里的小朋友們在一起瘋玩。
一群孩子沒少做危險舉動,什么下窨井、摸高壓線都是家常便飯,家里人總是為他擔心。
撒貝寧在成長的過程中骨折過五次,其中有兩次骨折只發(fā)生在短短的三個月內。
提起撒貝寧,撒世貴常常說他希望兒子早點去上小學,好好被學校里的老師管教一下,他已經快要管不住調皮的兒子了。
顯然,小學的校門也關不住撒貝寧飛揚的心,他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喜歡探險。
但好在他的妹妹長大了,成了他的小跟班,而正是有了這個可愛的小跟班,撒貝寧才能次次化險為夷。
兄妹倆的感情也因為這樣的經歷而變得愈發(fā)堅韌了。
1984年,8歲的撒貝寧帶著4歲的撒貝娜和一眾小伙伴跑到了院子旁邊的一個干涸的游泳池里去玩。
在上躥下跳的過程中幾個小男孩發(fā)現泳池一旁有一口不起眼的井,井口蓋著一個可活動的水泥蓋。
小男孩們心中那個探險尋寶夢立刻被點燃了,在心的驅使下,他們合力搬起了水泥蓋。
只見井里是一個放水的閥門,膽大的撒貝寧決定下去打開閥門,讓大家玩水。
同行的小伙伴們興奮不已,在上面托著井蓋。
但撒貝寧才剛跳下去不久,他們就承受不住厚厚的水泥蓋的重量了。
隨著一聲悶響,井蓋砸在了撒貝寧的頭上,受到重創(chuàng)的撒貝寧只覺得腦袋一沉,很快就失去了意識。
一群小朋友哪里見過這樣的場面,大家都被嚇得呆在原地,只有撒貝娜一邊哭一邊跑回家去求助大人。
撒貝娜年紀尚小,在路上跑丟了鞋子還摔了幾跤,但她不顧疼痛一直咬牙往家的方向跑去,生怕耽誤了救哥哥的時間。
回到家里撒貝娜著急地告訴爸爸事情的原委,撒世貴又氣又急,趕忙跑到現場去救出了兒子。
此時的撒貝寧滿頭是血,撒世貴也沒有預料到情況會如此糟糕。
他顫抖著雙手把兒子抱到水龍頭下簡單沖洗了傷口,然后馬上帶著他去了醫(yī)院。
醫(yī)生為撒貝寧做完了檢查又處理好了傷口,確認撒貝寧無事后一家人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這時,撒家父母才感到無比后怕。
鬧出了這么大的事,撒貝寧肯定是免不了一頓說教了。
撒貝寧才剛清醒過來就被父母你一言我一語地斥責了一頓。
撒貝娜看著哥哥躺在病床上還挨了罵,感到心疼不已,在一旁又哭又鬧,不許爸爸媽媽再說哥哥。
撒貝寧從爸爸媽媽的話里聽出來是妹妹救了他,如果不是妹妹及時叫來爸爸,那他很有可能會因失血過多而休克。
井里氧氣不足,在休克狀態(tài)下他就會窒息而死。
看到救了自己的妹妹還在為了自己挨罵而難過,撒貝寧向撒貝娜投去了感激的目光,病房里儼然是一幅兄妹和樂的畫面。
但撒貝娜卻沒看明白哥哥的眼神,反而看著哥哥纏滿繃帶的腦袋哈哈大笑:
“哥哥,你現在就像一只猴子!”
童言無忌,本來還一臉嚴肅的撒家父母也被女兒這句沒頭沒腦的話給逗笑了。
按理說每個哥哥都非常寵愛自己的妹妹,更何況撒貝寧的妹妹曾多次救過他,還在爸爸媽媽生氣時維護他。
可撒貝寧小時候可沒有對妹妹表示過感激,反倒是經常仗著自己的年齡優(yōu)勢“欺負”妹妹。
在后臺接受采訪時撒貝寧說:“人家哥哥都是給妹妹零花錢,但我總是惦記我妹妹的那份零花錢?!?/p>
說到這里,兄妹倆都大笑了起來,“她小時候不愿意寫作業(yè),我就幫她寫,讓她把零花錢給我?!?/p>
在舞臺上發(fā)光發(fā)熱的人生
提起撒貝寧,我們會想到無數個星光閃閃的標簽——北大才子、央視主持人、獲獎無數。
他豐富的內涵和幽默的口吻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主持方式,這讓他年紀輕輕就名利雙收。
相比于耀眼奪目的哥哥,撒貝娜的人生就顯得更加平淡溫馨。
不像其他人家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撒貝娜從來沒有讓哥哥來為自己站臺,也不羨慕哥哥所取得的成就。
她只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著自己的追夢之路。
兄妹兩人不像是并蒂蓮,而是像各自盛開的兩朵花兒,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卻從不去干涉對方的生活。
因為從小生活在藝術氛圍極其濃厚的家庭里,撒貝寧和撒貝娜都非常熱愛文藝,只是撒貝寧更像父親,熱愛表演和朗誦;
撒貝娜則更像母親,喜歡音樂和舞蹈。
小時候兄妹兩人的娛樂活動就是在家里籌備各種各樣的表演,讓家里充滿了歡聲笑語,他們倆就在一次次的鍛煉中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
撒貝寧從幼兒園開始就熱衷于參加各種文藝活動。
一次幼兒園的老師安排撒貝寧在《大灰狼與小白兔》的話劇表演中出演大灰狼。
撒貝寧一臉不情愿地拒絕了老師,并告訴老師大灰狼是壞人,他最討厭壞人了。
老師蹲下身子耐心地和撒貝寧解釋說,整個話劇里有8個角色,其中7個都是小白兔,只有他扮演的大灰狼是獨一無二的。
聽完了老師的話,撒貝寧表示自己很想做獨一無二的那一個,因此他人生的第一個話劇角色就是大灰狼。
這似乎預示著撒貝寧以后的人生會閃爍著獨一無二的光芒。
前文中提到,撒貝寧從小就是妥妥的社交達人。他不論是在學校里還是在院子里都是“孩子王”。
他總能很快融入集體,并帶著一群小孩一塊兒玩得不亦樂乎,就算是中途轉學,他也在來到新學校的當天就能和同學們打成了一片。
而且撒貝寧也在自己熱愛的領域里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
他曾在小學五年級時獲得了全市口頭作文比賽一等獎,在中學時又取得了全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的第一名。
但在老師們眼里,撒貝寧不過是把興趣發(fā)展得比較好罷了,并沒有覺得這名學生會取得什么大成就。
因此如果在撒貝寧18歲之前請他身邊的人評價他,那得到的答案一定是“一名普通的學生。”
確實,撒貝寧的長相不如妹妹好看,成績也在名校那一眾尖子生中顯得并不出眾,但人生的轉折在他18歲那年到來了。
1993年12月,撒貝寧和其他高三學生一樣,為了來年的高考拼盡全力地學習。
這時,他就讀的武漢市第一中學收到了由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聯合發(fā)出的一封邀請函。
邀請函上寫明了清北一起舉辦了一個藝術冬令營,請武漢市第一中學出一名在文藝方面做得出彩的學生在寒假期間赴京參加。
老師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活躍在學校各大活動中的撒貝寧,就這樣,撒貝寧得到了一個在清北老師面前表現的機會。
在藝術冬令營的閉幕式上,所有同學都要出一個文藝節(jié)目。
撒貝寧站在舞臺中央落落大方地唱了一首民諺《小白楊》,他沒有想到,這首民諺會成為打開他璀璨人生大門的鑰匙。
1994年3月28日,高考在即,那他的晚自習大家都端坐在課桌前奮筆疾書,整個教室里只聽得見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
這時,剛剛去辦公室的同學火急火燎地跑進了教室。
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他就大聲朝撒貝寧喊:“撒貝寧,年級主任又要緊的事情找你!”
撒貝寧聞言心下一慌,他開始瘋狂回憶這幾天做了什么壞事,是卷子沒交被發(fā)現了,還是找女同學說話要被警告?
撒貝寧覺得從教室走到年級主任辦公室的路是他走過最遠的路。
當他滿心忐忑地推開辦公室大門的時候,卻看到里面擠滿了笑容滿面的老師。
見他來了,其中一位老師對他招招手,告訴他:“回去告訴你爸媽,你被保送進北大了,讓他們給你辦升學宴?!?/p>
撒貝寧只覺得腦子里一片空白,等他回過神來后就覺得自己被滿滿的幸福感包圍住了。
撒貝寧跑回家里眼含熱淚地和父親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他的父親先是不相信自己普通的兒子能進非凡的北大,在打電話和老師確認了情況后一家人激動地相擁而泣。
普通學生撒貝寧的高中生涯就以這種不普通的方式結束了。
在大學里撒貝寧也沒有閑著,據他的同學們說,撒貝寧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板板正正然后蹦跶著去各種人多熱鬧的地方參加活動。
在北大,撒貝寧享受了豐富精彩的大學生活。
他擔任過廣播站副站長、合唱團團長、戲劇社社長等職務,在忙碌中嘗試了無數種可能性。
可以說,他參加了這四年中北大的每一場文藝活動。
他的舍友調侃說,只有在期末考試前三天才能看到撒貝寧閑下來復習專業(yè)課。
即便如此,撒貝寧還是在大四這年憑借著優(yōu)秀的業(yè)務能力和專業(yè)課成績得到了本校保送研究生的名額。
但命運似乎太過于眷顧這個男孩了,北大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已經足夠誘人,但撒貝寧還取得了央視的錄用通知。
1998年,中央電視臺計劃籌備一檔名為《今日說法》的普法欄目。
因此導演就來到了北大法學院,希望找到一名法學專業(yè)的人才做該欄目的主持人。
這個職位似乎是為撒貝寧量身定制的,他既有豐富的主持經驗,又是學習經濟法的學生,因此他的老師立刻向導演舉薦了他這個人才。
可惜的是,撒貝寧陰差陽錯地漏接了老師的電話。
等他忙完手里的事再給老師回撥過去時老師才告訴他節(jié)目組已經離開了校園,另尋他人去了。
撒貝寧心中暗叫不好,他不想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于是立馬打通了欄目組的電話。
剛好,接電話的是一位從北大畢業(yè)的師兄,師兄了解情況后叫撒貝寧馬上到臺里試鏡。
就這樣,連西裝都沒來得及準備的撒貝寧出現在了試鏡的演播廳里。
撒貝寧按照以往的經驗講述了自己關于“美國黑客男孩被抓”這一條新聞的看法。
走出央視大樓后,撒貝寧深感挫敗,他知道自己準備得并不充分,心想“央視怎么會選我這種人呢?”
但命運再一次眷顧了這個有準備的男孩,兩天后,撒貝寧就收到了央視的錄用信息。
2010年,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的娛樂類節(jié)目主持人不夠用。
而撒貝寧的同事們都覺得這個新來的年輕人臉上永遠都掛著笑容,所以推薦他去試試。
沒想到在綜藝類節(jié)目里撒貝寧表現出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撒貝寧一炮而紅,躋身央視著名主持人之列。
作為主持人,撒貝寧還因為自己強大的人格魅力收獲了節(jié)目嘉賓章子怡的芳心。
但兩人的感情只持續(xù)了短短一年就因為工作關系和個性不合而告終了。
撒貝寧的下一次心動,發(fā)生在他38歲那年。
這年,一檔名為《吉尼斯中國之夜》的節(jié)目需要找一名外國女孩來擔任認證官,一個名叫李白的加拿大女孩走進了節(jié)目組的視線。
李白從小到大都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她成績出眾,才華橫溢,容貌姣好,當時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做國際交換生。
央視給出的實習機會讓李白心動不已,她應邀參加了節(jié)目的錄制,并在節(jié)目中認識了作為主持人的撒貝寧。
兩個志趣相投的年輕人很快就墜入了愛河,撒貝寧陪李白練習中文、外出旅行,他們一起度過了一段有趣而甜蜜的時光。
2016年3月28日,40歲的撒貝寧和李白修成了正果,兩人在北京領證結婚了。
同年五月,他們舉辦了一場唯美浪漫的戶外婚禮。
現在,這對幸福的夫妻已經有了一對龍鳳胎孩子,撒貝寧真的做到了事業(yè)愛情雙豐收,過上了別人眼里幸福生活的模板。
在平凡中閃著微光的人生
撒貝娜與哥哥過上了迥然不同的兩種人生。
她從小對音樂的節(jié)奏非常敏感,可以準確地踏著音符翩翩起舞。
她也沒有辜負這份天賦,在很早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走職業(yè)舞者這條坎坷的追夢路。
因此撒貝娜從小就在專門的舞蹈學校接受系統的訓練,都知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在艱難的訓練中,年幼的撒貝娜展現出了驚人的毅力。
學舞蹈要先從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練起,撒母告訴撒貝娜,基本功就像房子的地基,只有把基本功練好了,才有可能把舞跳好。
撒貝娜把媽媽的話深深記在心里。
在練功房里,其他小朋友都因為壓腿的疼痛哇哇大哭,但撒貝娜卻咬牙堅持著,愣是沒讓眼淚掉下來。
舞蹈生必須天天練習,一天不練就會生疏,就連暑假也不能休息。
暑假,撒貝寧已經從學校放假回家了,他自告奮勇地要去舞蹈學校接妹妹放學。
提前趕到教室門外的撒貝寧透過玻璃觀察著里面的情況。
當他看見自己心愛的妹妹被嚴厲的老師反復糾正動作的時候,他感覺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等接到妹妹,撒貝寧便勸她放棄成為職業(yè)舞者的想法,不要再為難自己了。
但倔強的撒貝娜卻沒有理會哥哥的好意,她告訴撒貝寧無論如何她都會堅持下去的。
因為她熱愛舞蹈,所以她愿意為了臺上精彩的一分鐘而努力十年甚至二十年。
看著妹妹堅定的眼神,撒貝寧也表示自己會支持她的每一個選擇。
在一天又一天的刻苦訓練中,撒貝娜長大成人了。
她如愿成為了一名職業(yè)舞者,并且留在舞蹈學校里當舞蹈老師,指引著和她一樣熱愛舞蹈的女孩追夢。
就這樣,兩兄妹一個在北京大放異彩,一個在老家默默深耕,兩人都忙著在各自的領域里實現人生價值。
因此他們相聚在一起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但兩人仍然會頻繁地互通電話、互發(fā)短信交流生活瑣事和工作心得。
撒貝寧當然知道,憑借自己的名氣,如果給妹妹打一個廣告,那妹妹將被學生們瘋狂追捧。
但他并沒有這樣做,就算他非常相信妹妹的舞蹈功底和教學水平,他也不希望別人去打擾妹妹的生活,給她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多年來撒貝寧從來沒有對外界透露過他有妹妹這件事,直到《舞出我人生》節(jié)目的播出撒貝娜才出現在觀眾眼前。
當時,撒貝寧和職業(yè)拉丁舞選手張白羽組成搭檔一同參賽,兩人共舞一曲《卡門》驚艷全場。
但隨著比賽逐漸白熱化,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走到瓶頸的他們不得已參加了復活賽。
撒貝寧非常欣賞張白羽的舞技,為了幫助搭檔順利晉級,撒貝寧決定在自己的文藝之家中請出專業(yè)人士出來救場。
撒貝寧首先想到了舞臺經驗豐富的文藝兵父親撒世貴。
接到兒子的電話后多年未曾練舞的撒世貴立馬給自己安排了緊急集訓,卻不想太過急于求成,不小心把腰扭傷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撒世貴自然無緣舞臺了,這時候撒貝娜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出來和哥哥共舞。
撒貝寧聽后感動不已,問妹妹是否真的想好了在電視上露臉,撒貝娜認真地點了點頭,表示哥哥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撒貝娜身著一襲明媚的黃裙出現在舞臺上時臺下一片沸騰。
觀眾們一是贊美她的舞蹈富有張力,二是感嘆她的長相和撒貝寧頗為相似。
在撒貝娜這個練家子的實力援助下,撒貝寧組順利晉級,并且一路沖進了全國五強。
撒貝娜一舞成名,大家都對這個女孩非常好奇,直到看了后臺采訪才知道原來她是撒貝寧的妹妹。
被問及怎么評價哥哥在臺上的表現,撒貝娜半開玩笑地笑著回答說哥哥小時候的天賦不及她。
讓他練基本功都能讓他叫苦不迭,就更不用說去做一些高難度動作了。
不過撒貝娜也沒有吝惜自己的贊美。
她夸獎哥哥這次的表演情感充沛,極富感染力,讓她眼前一亮,完全超出了家人們的預期,看得出他非常努力地在準備比賽。
撒貝娜還悄悄透露,撒貝寧非常重視自己的表現。
因此在第一期節(jié)目上映之前撒貝寧就打電話給她,希望她在觀看后能站在專業(yè)人士的角度上給出一些指導性建議。
而在她給出建議后,撒貝寧則會認真練習,還會多次詢問她的意見。
作為撒貝寧的搭檔,張白羽也證實了撒貝娜的話,她告訴記者,撒貝寧確實會尋求撒貝娜的幫助。
但他不是單純地讓撒貝娜幫他完成任務,而是會認真消化撒貝娜的意見,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
撒貝寧多次親自參與舞蹈作品的編排,他開始向專業(yè)舞者靠攏。
可以感覺到,他對舞蹈越來越感興趣,跳得也越來越投入了。果然,善于學習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會盡力做到最好。
兩兄妹還在采訪中互相拆臺,插科打諢,看得出他們的感情非常親密。
但在最后,撒貝寧還是歸于了嚴肅,他認真地告訴記者,自己越長大,就越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走自己的路。
在這充滿掌聲與鮮花的高光之路上,他也忽視了妹妹的成長,缺席了很多妹妹成長之路上的美好時刻。
曾經形影不離,一起瘋玩的兄妹倆如今要見上一面也很困難,對此他感到非常遺憾。
說到動情處,眼淚都在撒貝寧的眼眶中打轉。
撒貝寧繼續(xù)說,正是因為和妹妹相處的時間不長,所以在他大學畢業(yè)剛剛找到工作的那個暑假他就邀請妹妹來北京玩,希望能借此行彌補一些遺憾。
接到邀請的撒貝娜也非常高興,她在腦袋里想象了和哥哥一起去各個景點打卡的情景。
但天不遂人愿,撒貝娜剛到北京,臺里就給撒貝寧增加了工作量,原本的旅行計劃只能泡湯了。
撒貝娜無聊地自己待了幾天也沒等來哥哥的陪伴。就算是在她臨走的當天,撒貝寧也沒能抽出一點時間回家。
懂事的撒貝娜并沒有埋怨哥哥,她理解哥哥工作不易。
于是她在出發(fā)前給哥哥燉了一碗他喜歡的牛肉湯留在家里,然后就獨自離開了北京。
晚上回到家中的撒貝寧看著餐桌上那碗已經冷卻的牛肉湯和空蕩蕩的屋子,感到心酸無比。
他覺得自己對不起妹妹,于是打了一通電話給撒貝娜,一來是問她有沒有平安到家,二來是希望她能接受自己的道歉。
電話那頭的撒貝娜卻反倒安慰起了哥哥,她告訴哥哥自己只希望哥哥過得好一些,對于其他的她沒有在意。
后記
在《舞出我人生》節(jié)目結束之后,撒貝寧和撒貝娜兄妹又回歸到了各自的生活軌跡上。
撒貝寧在后續(xù)事業(yè)一路高歌,主持了無數收視率火爆的節(jié)目,在觀眾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說身家過億;
而撒貝娜則因為年歲年長轉到了輕松一些的行政崗上。
對于哥哥取得的成就,她打心眼里為哥哥高興,但卻從不嫉妒哥哥。
她知道哥哥工作很忙,所以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家中父母的責任,希望哥哥安心追夢。
如今,46歲的撒貝寧和42歲的撒貝娜感情依舊,從他們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家人之間的那種真誠、理解、關愛和扶持。
只有真的做到為對方考慮,一個家才能穩(wěn)定而幸福,祝愿所有看到此文的朋友生活順遂,家庭美滿!
-完-
作者 | 鐘漫琪
編輯 | 阿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