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風大家
生氣見人品
“平時不知意,由怒窺人心”。有人說,要真正看清一個人,就要看他憤怒的時候。因為生氣的狀態(tài),最能讓人暴露出本性,也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yǎng)和人品。
當年,錢鐘書和楊絳忙于創(chuàng)作,便找了個保姆阿菊來分擔家務。但阿菊做事笨手笨腳,不僅沒能省事,還讓楊絳生了不少氣。
一次,阿菊給洋油爐灌油時偷懶沒插漏斗,油溢出來還引發(fā)了火災。火柱熊熊燃起,還是楊絳沖到廚房蓋住火源,才沒有釀成大禍。
雖然楊絳十分生氣,但她不僅沒有責怪阿菊,而是心平氣和地對她叮囑教育。
阿菊也心懷愧疚,自此之后做事更加注意和細心,改掉了大大咧咧的做事習慣。
生氣時的狀態(tài),就是人品的最“低”處。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摩擦,但發(fā)火不是本事。人品,不是風平浪靜時的偽裝,真正的好人品,經得起怒火的考驗。
厲害的人早已學會不以心情為導向,而以成果為導向。他們以理性駕馭情緒,改變能改變的,看淡不能改變的。而那些不能改變的,也會在逐年增長的閱歷面前,變得微不足道。
很多人覺得情緒沒法改變,認為自己就是這么一個人。但其實,控制情緒是自主性最高的一件事,因為這完全是你自己在做決定。
“生氣”其實是一種選擇。是你選擇不讓此刻的環(huán)境影響今后的生活,不用別人的行為來折磨自己的心情。
越是理性,越是人品靠得住的人,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越是懂得沉著冷靜,不被情緒左右。冷靜做人,理智做事,管得住情緒,才守得住人生。
低谷見格局
《周易》有言:“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比松秤龈叩蜔o定,既可否極泰來,也可泰極否來。
低谷時的逆風翻盤,就是一個人能力和格局的最好證明。
格局小的人,心志消沉,在困境中頹廢沮喪,直至跌落谷底;格局大的人,踽踽獨行,一路闖過艱難險阻,終將迎來光明。
晚清名臣曾國藩,一生也經歷過無數低谷與失敗。
當年湘軍初建,朝廷下令曾國藩出戰(zhàn),卻慘遭伏擊,士兵們紛紛奪路潰逃。曾國藩羞憤交加,縱身一躍跳進湘江,幸得幕僚章壽麟相救,才能逃出生天。
盡管曾國藩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可在接下來的湖口一戰(zhàn)又遭重創(chuàng),他自己也險些葬身火海。后來的祁門之戰(zhàn),他甚至已寫下遺囑,準備戰(zhàn)死沙場,但結果一路披靡,平定了太平軍。
如曾國藩所說:“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辱之時”。
低谷,可以是擊垮一個人的重負,也可以是成就一個人的契機。
大格局的人,明白當下的低谷,不過是人生的一段路程。他們迎難而上,強大內心,提升能力,為自己撐傘,做自己的貴人。
得意見教養(yǎng)
俗話說:“失意時,你會識人;得意時,人會識你?!比嗽诘靡鈺r,狀態(tài)最放松,最為驕傲自滿,最容易忘乎所以。
曾看過一個關于戲劇家蕭伯納的故事。
蕭伯納在外散步,遇見一位聰慧的小姑娘,兩人非常投緣,在街頭談笑風生。黃昏時,蕭伯納對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媽媽,說是文學家蕭伯納先生和你玩了一下午。”
小女孩抬頭看著他,也學著蕭伯納的口氣說:“你也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瑪麗和你玩了一下午?!笔挷{聽后一時語塞,意識到自己有些得意忘形,頓時羞愧萬分。
后來,蕭伯納多次在正式場合講起這個故事,感慨到:“人,不可把自己看得過重。無論取得多大成就,有多得意,都應該平等待人,保持謙虛?!?/p>
大多數人越是得意,越難以反省自己,保持謙遜。
有時候,人之所以可以抓到高處的東西,并不是因為自己長得高,而是本身已經站在了高處。當感覺自己滿身榮耀,擁有著人脈和資源時,有時候這只是一種假象。
所以,只有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主播:崔爽
一個步履不停的追夢人
文章來源: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
作者:儒風大家,關注儒風大家,讀懂中國文化。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編輯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