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天坑地縫,估計很多朋友會想到重慶武隆的天坑地縫,其實這也不能怪大家,畢竟武隆的天坑地縫不僅是世界遺產(chǎn),還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還拍過很多影響力巨大的電影,影響力與知名度自然很大。但是相比之下,武隆的天坑地縫其實比不上奉節(jié)的天坑地縫,至于原因,且聽我說說道來。
奉節(jié)的天坑地縫分天坑與地縫兩部分,其中天坑位于奉節(jié)縣的小寨村,所以人們又稱其為小寨天坑,它的坑口直徑626米,坑底直徑522米,天坑垂直高度達666米,總容積達11934萬立方米,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積最大的天坑,自然也比武隆的天坑要大很多,故有天下第一坑的美譽。
天坑四壁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中有兩級臺地,一級位于300米深處,該臺地寬約2—10米,歷史上曾有多人到此隱居,幾間房舍至今保存完好。
第二級臺地位于天坑的400米左右,臺地總體呈斜坡狀,比第一級臺地要寬得多,上面草木叢生,野花爛漫,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絕壁直插地下,深不見底,令人目眩。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并沒有深入天坑之底(目前只能步行前往,沒有其它的交通工具,若要下去,往返至少要半天時間),不過當我們站在天坑的邊上,就能聽到下暗河瀑布的水聲,而這個天坑實際上就是地下暗河的一個“天窗”。
地縫是指天井峽地縫,它是離天坑不遠處的另一個自然奇觀,全長14公里,深約80-200米,最窄的地方僅有3米,屬于典型的一線天景觀,如同大自然的傷痕一般,將大地分成兩邊,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并沒有進入地縫之中,不過有同行的當?shù)嘏笥呀榻B,地縫中溶洞豎井星羅棋布,兩岸巖石千姿百態(tài),巖壁上, 叢林遮天蔽日, 森然欲合。是一幅絢麗多彩的丹青長卷,石林、溶洞、洼地、豎井……包容萬象, 應有盡有。
天坑的成因有很多傳說,有人說是外星人的杰作,有人說是地質(zhì)塌陷,不過科學的解釋是巖溶漏斗,是由地下暗河長期沖擊碳酸鹽巖巖層,引起巖層塌陷而形成的地質(zhì)奇觀,這是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特征,而小寨天坑算是其中最典型、最大的代表,天坑之下溶洞眾多,暗河四通八達,還有大量的珍稀動植物,自21世紀以來,已有各國科學探險家進入探險考察,但對它里面的了解依然有限,很多問題依然是待解之謎。
目前,奉節(jié)的天坑地縫已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預備名錄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雖然名氣不如武隆天坑地縫,但規(guī)模更大,知道的人也不多,屬于景美人少、還限時免費(目前任高鐵票與身份證可以史費游覽)的景區(qū),如果大家要前來游玩,可以乘坐鄭渝高鐵到奉節(jié)站下車,然后到負一樓換乘樞紐第3站臺乘坐前往龍橋河景區(qū)的班車,在天坑地縫下車即可。周邊還有龍橋河、三峽原鄉(xiāng)、旅游環(huán)線等旅游景點可玩,交通都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