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來到這個世界?沒來到這個世界前,我在哪兒?百年之后,我又會去哪里?為什么我的父母成了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成了我的兄弟姐妹?
這些無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人生如白駒過隙,一晃就是五十年?;仡^看,哪件事,我能主宰?每時每刻冒出的無數個念頭,我都無法作主,我不知道下一個念頭會是什么。
我希望成為一個記者,可我卻做了一個老師;我想嫁一個學富五車,儒雅溫文的老公,可我偏偏嫁了個內心蒼白,生活粗糙的人;我想生一個漂亮可人的女兒,可我偏偏生了個高大帥氣的兒子;我希望兒子留在我的身邊,可兒子為了他的夢想,出國讀博。樁樁件件,哪一件我能作主。
我常想,人這一生,如一朵離開母體的蒲公英,隨風飄蕩。風要把她帶到沙漠,她只能在沙漠風干,化作一粒微塵,消失在虛空中。風把她帶到大海,她只能隨波逐流,或許成為魚蝦的美餐,最后成為某人體內的蛋白質。如果風把她帶到一片綠洲,她就在那兒生根發(fā)芽,孕育后代,衍生出無數朵像她一樣的蒲公英,隨風飄蕩,飄到天涯海角……
無形的風決定了一朵蒲公英的命運,那么,我命運又是什么決定的呢?
直到有一天,我讀了一本書——《佛陀傳》,被佛陀的慈悲深深地打動了。我想去了解這個了不起的人物——喬達摩悉達多太子,二千五百年過去,依舊受到那么多人的頂禮膜拜,僅僅是因為他的慈悲嗎?于是我找佛經讀,讀的第一本佛經是《地藏王菩薩本原經》,心中產生了無數的疑惑。比如供養(yǎng)多少佛就會獲得什么樣的功德,難道佛也要接受人賄賂,才能施福于人?這不符合佛以慈悲為懷的思想啊!
直到有一天,問了師父,師父說,培養(yǎng)你的恭敬心。這時,我釋懷了。我想起了普賢十愿里禮敬諸佛。對善人要禮敬,對惡人也禮敬,一絲一縷,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都要禮敬。在佛菩薩面前,覺得自己內心的粗鄙和丑陋。
讀佛經,每晚聽師父講課,明白了,因緣果報的道理,那些無解問題有了答案——因緣。我今生的命運是由我累生累世的業(yè)力推動著,那么一朵蒲公英的業(yè)力就是虛空中的風。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朵蒲公英如果心里有光,風一定會帶她飛向光明,如果我心里有佛光,佛光一定會照亮我的心。
我要做一朵追光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