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免费|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制服|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dl id="hur0q"><div id="hur0q"></div></dl>

                你所不知道的樟樹(十八):吳城遺址

                吳城遺址

                轉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江西頻道”

                吳城商代遺址入口大門雕塑

                吳城商代遺址位于樟樹市西南44公里的吳城鄉(xiāng)吳城村,北依古蕭江,處蕭江上游的丘陵坡地。根據清同治九年《清江縣志》記載:“吳城,在城西(這里指古臨江府城,現臨江鎮(zhèn))三十里,其有敵樓、沖敵樓、吳王廟”,故以為村名。當地村民自古以來亦稱吳城為“銅城”,這與歷史上出土過青銅器、冶煉過青銅器有關。距今有3500多年的歷史。商代遺址發(fā)現后,即以現地名命名為“吳城商代遺址”。

                土城墻與城門

                吳城遺址是長江以南首次發(fā)現的商代大規(guī)模人類居住遺址,為商代中晚期都邑遺址,對探討長江中下游方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被評為中國二十世紀100項重大發(fā)現之一(可惜并未入選國家2021年度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名單,被江西新干商代大墓所取代),入選國家十三五大遺址規(guī)劃。

                樟樹吳城商代遺址全景

                吳城遺址是1973年秋清江縣(現樟樹市)博物館配合興修吳城水庫進行考古調查時發(fā)現的。自1973年秋季至2002年,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與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樹市博物館等有關部門的考古工作者對吳城遺址先后進行了十次科學發(fā)掘。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建設的考古工作站

                根據考古調查、勘探和發(fā)掘,以及考古資料整理表明,在這個被譽為“贛之魂”的商代城邑遺址中,有城墻、制陶區(qū)、墓葬區(qū)、祭祀區(qū)、水井、居住區(qū)、鑄銅區(qū)等,是相當完整的商代中晚期都邑古城,城址平面近圓角方形,城垣周長約2960米。城垣修筑方式為壘筑,系利用自然地形,順應山勢,挖壕取土,層層堆筑而成。在修建城墻的同時墻外形成壕溝,兼具軍事防御及防洪功能。 城墻辟有五個城門,此外東南處還有一個用于泄洪的水門。

                吳城商代遺址博物館

                該遺址分布面積約4平方公里,其中遺址中心區(qū)土城內有61.3萬平方米,揭露面積5189平方米,發(fā)現文化堆積厚2至3米不等。清理出了一批房基、陶窯、水井、鑄銅作坊、道路、祭祀場所、墓葬、城墻和城壕等重要遺跡,出土石器、青銅器、陶器、原始瓷、玉器、牙雕文物5000多件;出土有青銅戈、矛、刀,陶器及原始瓷器鼎、罐、盆、大口尊、鬲、缸、碗、盂、爵、尊,陶質和石質生產工具有馬鞍形刀、紡輪、網墜、拍、墊、斧、鐮、鏟,以及鑄造青銅器的石范。同時,還發(fā)現刻劃陶文或符號200多個;幾何形印紋陶紋樣40多種。特別是陶文、原始瓷、鑄銅工具的出土,是江西考古的重大發(fā)現,更是刷新了對中國商代中晚期文明進程的認知。根據出土文物及遺跡現象反映出的文化內涵,表明吳城文化既受中原商文化的強烈影響,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吳城遺址俯瞰

                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1974年帶隊到吳城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吳城文化”的命名者)認為,吳城遺址是吳城文化的都城所在地,吳城曾經是一個有軍隊、有政權的方國,有著完整的城墻和功能區(qū)劃,有著較大規(guī)模和相對嚴謹的分區(qū)布局。其建造時間雖不明確,但其自商代中期起,至少延續(xù)了400多年。國家文物局給吳城遺址定性為商代中晚期都邑遺址。

                根據地層迭壓關系和考古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吳城文化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相當于鄭州二里岡上層,即商代早期;第二期,相當于殷墟早、中期,即商代晚期;第三期,相當于商末周初。

                吳城遺址土城墻

                10次考古發(fā)掘基本上集中在土城內,資料反映城內分布有商代的居住區(qū)、制陶作坊區(qū)、鑄銅作坊區(qū)、祭祀場所、墓葬區(qū)、城墻和城壕等。而吳城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祭祀禮儀

                吳城祭祀廣場由道路、建筑基址、祭吳城祭祀廣場由道路、建筑基址、祭祀臺座、紅土臺地與柱洞群五部分組成。其中,紅土臺座及道路位于城址中軸線的中心位置;道路鋪設考究,溝通連接各遺跡;在人工堆筑的紅土臺座上,分布著廊道、建筑基址、祭祀臺座、柱洞群等遺跡。這些遺跡構成了一個規(guī)模宏大、莊嚴肅穆的大型宗教祭祀場所。

                吳城遺址祭祀廣場

                陶面具范

                祭祀廣場復原

                祭祀廣場復原

                2、文字使用

                文字的發(fā)明和使用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吳城上百件石范、陶器上的文字符號,主要采用刻畫或戳印的方式,施于器表。

                文字陶片

                文字陶片“臣”字在甲骨文中經常出現,商代“臣”字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奴隸,另一種是臣僚的意思。

                吳城文字解讀

                吳城文字主要有記事性質文字、計數性質文字及刻符三類,內容反映了商時期社會史實、易卦、窯業(yè)生產乃至所有關系等方方面面,表明吳城是當時集政治、軍事和經濟于一體的大型城邑。

                折腹成組文字釉陶罐

                折腹成組文字釉陶罐上印有十二個文字符號,呈環(huán)形排列在它的肩部,釋讀為“中才材目尞且之上甲”等字,屬于記事性文字。吳城遺址在西段土城墻的城壕里,在近4米深不到4平方米的范圍內,出土了20多個商代人頭顱骨和部分肢骨。

                3、權力象征

                商周時期,占有青銅資源是權力與地位的重要象征。青銅器的鑄造與使用是吳城不可或缺的文明象征之一。其出土的青銅器包含禮器、兵器與生產工具等,器型有鼎、斝、斧、錛、戈、矛等,涵蓋吳城先民生產、生活、祭祀與戰(zhàn)爭等諸多方面。

                鳳紐青銅器蓋

                獸面紋青銅斝

                獸面紋鳥耳青銅鼎

                吳城遺址發(fā)現了石范、陶鑄件及大量炭渣紅燒土塊等青銅冶鑄遺存。其中石范和陶范并用是其最具特色的生產工藝,尤以鑄造兵器和生產工具的石范為代表,頗具地方特色。

                蟬紋石范

                石刀范

                4、飯稻羹魚

                吳城先民的經濟類型以稻作農業(yè)為主,采集漁獵為輔。吳城遺址中的生產工具較于史前聚落時期更加精美考究,種類繁多且成套使用。按質料來分,有銅、石、骨、木、陶5類;按用途分,有起土、中耕、收割3類。有段石錛和馬鞍形陶刀是其主要生產工具,具有濃厚地方特色。

                圈點紋馬鞍形褐釉陶刀

                吳城人的飲食用器主要為陶瓷器,鬲、甗、豆、罐、盆、尊是他們的主要生活器具。其中甗形器是江南特有的蒸煮器具,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飲食生活。

                弦紋折肩陶尊

                編織紋折肩原始瓷罐

                繩紋分檔陶鬲

                田野里,人們使用石钁翻動土地,種植稻、麻等農產品;蕭江上駕舟捕魚,將漁網掛滿了石網墜和陶網墜,撒網放到江中;樹林里,有人手持弓箭、石矛打獵,也有人手拿石斧,砍樹劈柴;回到居處,人們生火架陶,寥寥的炊煙在房子間升起……

                陶網墜、石網墜、陶紡輪

                石鏃

                石斧

                5、由陶到瓷

                吳城是商代南方陶瓷器的重要燒造中心之一。這里發(fā)現有圓窯、圓角三角形窯、圓角方形窯、龍窯等多種形制窯爐,其中的早期龍窯是中國最早的龍窯遺跡之一。在吳城龍窯的發(fā)展過程中,窯身長度和容量隨著升焰窯向平焰窯的進化而逐漸增加,并獨創(chuàng)了分段投柴的方法,為龍窯早期發(fā)展史帶來突破性進展。

                吳城遺址龍窯發(fā)掘現場

                先進的窯業(yè)技術為吳城先民生產成熟的印紋硬陶與原始瓷器提供了技術保障。在長期的生產與探索中,先民們發(fā)現并使用瓷土,通過不斷提升窯爐溫度,燒制出制作精良、燒結程度高的原始瓷器,吳城成為中國原始瓷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從豆、罐、盆等生活用器到刀、紡輪等生產工具,原始瓷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圈點紋原始瓷假腹豆

                四系折肩原始瓷罐

                吳城遺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農業(yè)興旺、手工業(yè)發(fā)達、禮儀興盛的商代長江以南文明中心。在吳城遺址發(fā)現之前的數十年,歷史學和考古學界普遍認為商文化沒有越過長江,到達長江以南。吳城遺址作為江南地區(qū)首次發(fā)現的大規(guī)模商代人類居住遺址,打破了“商文化不過長江”的定論,改寫了江南古代文明史,也改寫了中國的歷史。成為打開江南古文化研究的一把“鑰匙”,為江西商代考古提供了年代學“標尺”,對探索贛鄱地區(qū)文明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吳城遺址的發(fā)現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考古價值?!耙笮嫖幕^長江,江南又一春”,面對吳城遺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原理事長蘇秉琦不禁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吳城遺址的發(fā)現、發(fā)掘標志著江西早期文明研究進入了嶄新的階段,揭開了南方地區(qū)商代考古的新篇章。

                吳城遺址現狀

                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吳城遺址的發(fā)掘者,也是“吳城文化”的命名者)認為:真正能夠證明長江下游地區(qū)正式進入文明階段的是在江西省發(fā)現的以清江縣吳城遺址為代表的吳城文化,該文化主要分布在贛江中下游一帶的一支受中原商文化強烈影響的土著青銅文化,而且從早期開始即已進入文明社會,建立了國家。曾經參與發(fā)掘和研究吳城遺址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智范有一首贊《吳城遺址》的詩,詩曰:“樟樹蔥郁清江秀,閱盡滄桑勝跡留。曾見工奴鑄銅器,猶記先民磨石頭。農耕漁獵話艱巨,戈矛劍戟寫春秋。掩卷沉思贊奇跡,創(chuàng)史英雄足風流?!?/p>

                吳城文化博物館入口

                吳城遺址是我國南方地區(qū)已發(fā)現的商周遺址中規(guī)模最大、分布最為廣闊、出土文物最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之一。1996年12月,國務院公布吳城遺址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4月,吳城遺址評選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fā)現”;2017年12月,獲批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2021年10月,入圍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考古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遴選推介活動終評名單。2013年以來,吳城遺址(含筑衛(wèi)城遺址)連續(xù)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專項規(guī)劃。

                土城墻邊上的古樹

                審簽:鄭少忠

                本專欄由中共樟樹市委宣傳部和人民日報客戶端江西頻道共同主辦,本文版權歸上述主辦方,本次轉載不帶任何商業(yè)目的,只為宣傳樟樹,如有侵權,指出即刪。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用戶投稿
                上一篇 2022年9月24日 06:19
                下一篇 2022年9月24日 06:19

                相關推薦

                • 打牙祭(打牙祭比喻什么)

                  今天小編給各位分享打牙祭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打牙祭比喻什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打牙祭是什么意思 “打牙祭”是四川方言里的一句老話,…

                  2022年11月26日
                • 十堰五龍宮遺址考古出土文物千余件 水池底部發(fā)現三組浮雕

                  五龍宮,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qū)五龍村。是武當山古建筑群“九宮八觀”之一。作為武當山古建筑群組成部分,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根據文獻記載,五龍宮是武當山最早…

                  2022年11月19日
                • 內蒙古發(fā)現一處距今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遺址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文化旅游體育局獲悉,近日,考古人員在察哈爾右翼中旗發(fā)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經專家初步確認,該遺址為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新石器時代遺跡?!?/p>

                  2022年11月7日
                • 喪事中的“祭”和“奠”,到底有啥區(qū)別?搞錯可不是簡單的鬧笑話

                  “婚喪嫁娶”是從古至今人生的大事,它們貫穿了人的一生,是人在世界上的旅途由開始、到鼎盛,再到結束的歷程,因此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十分的重視。 得益于中國人的祖先崇拜,即使長輩故去之…

                  2022年9月25日
                • 日本考古隊曾來到李白出生地-吉國碎葉城,挖走很多東西

                  全球之旅 我在吉爾吉斯斯坦 大家好,我是申典啟,一個實地走訪世界各地,關注全球華人的旅行者。 這里跟我有一種深切的文化連結,是從小耳濡目染,每個中國人都會異口同聲背上幾句古詩的作者…

                  2022年9月21日
                • 浙江一海防建筑,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抗倭遺址,就在溫州最南端

                  我們知道在歷史上的明朝時期,中國東南沿海倭患不斷,對當時的社會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損失。在漫長的抗倭戰(zhàn)爭中,我國不但涌現了譚綸、戚繼光、俞大猷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抗倭名將,同時也留…

                  2022年9月21日
                • 黃河奔騰看鄭州|在“河洛地區(qū)”找尋黃河記憶

                  圖為鞏義市河洛匯流景區(qū)(無人機照片)。 新華網鄭州9月20日電(范作言)洛河水清,黃河水濁,兩河交匯,清濁分明……9月19日上午,“黃河奔騰看鄭州”主流媒體行采訪團走進鞏義市河洛匯…

                  2022年9月20日
                • 陜西考古博物館看點(二樓)

                  很多曾經只是在書里讀到或新聞圖片中見過的文物,在考古博物館二樓“考古發(fā)現”展廳都能看到原件。視覺上,這些文物也許沒有陜博展出的何家村窖藏金銀器那么讓人有直觀的震撼,但如果稍加留意,…

                  2022年9月20日
                • 華清池旅游景點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吧

                  華清池旅游景點有:1、華清池溫泉,“天下第一御泉”;2、華清宮芙蓉園,唐風濃郁的皇家園林;3、唐御湯遺址,皇家御用湯池博物館;4、梨園,唐代皇家音樂藝術學校遺址。5、唐代水井,楊貴…

                  2022年9月20日
                • 圓明園是如何建成的?

                  圖為圓明園大水法遺址 圓明園,是一座清朝時期的皇家宮苑,它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毗鄰頤和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稱之為圓明三園。園林面積有三百五十多公頃,建筑面積達二…

                  2022年9月15日

                聯系我們

                聯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