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歲月已經(jīng)很遙遠了,遙遠得如同藍天盡頭的一片云,滄海遠望的一葉舟,睡眼朦朧的一個夢。
沒有耀眼的光輝,沒有絢麗的色彩,更沒有振聾發(fā)聵的驚世駭俗。盡管如此,卻給我留下了歷久彌新的記憶,心馳神往的恬然與溫馨。故鄉(xiāng),那皎潔的月亮;童年,那祥和的燭光。
那是一段清貧的歲月,那是一段冰乍融春初萌的歲月,那是一段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歲月。就是在這樣的歲月中,孕育出了滿腔熱情,不務虛名,不謀私利,腳踏實地,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夢想,默默奉獻的一代優(yōu)秀炎黃子孫。
在這一代優(yōu)秀的人群中,使我魂牽夢縈,倍感親切和崇敬的是我的那些小學老師。歲月已經(jīng)非常遙遠,他們的音容笑貌,依然那么親切那么暖人身心。
我已年逾古稀,他們又是我的前輩。遐思,展開飛翔的翅膀。遙望著故鄉(xiāng)的月亮,追趕著心中的燭光。洗刷去年輪的印痕,穿越過歲月的云遮霧障。眼前浮現(xiàn)著那些樸實文靜,又朝氣蓬勃的身影。
您是郭愛文老師,是我學子生涯的第一位師尊。您教我們語文,也是我們的班主任。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整整帶了我們?nèi)?。作為一名鄉(xiāng)村小學教師,您是樸實無華,和藹可親的。但是,作為一名有文化的知識女性,您在大家心目中,又是新奇的,可敬的,與眾不同的。
當時,擁有數(shù)千人口,偌大的一個八公橋鎮(zhèn),除了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在舊社會讀過私塾的老學究之外,很難再找到識文斷字的人了。您作為一個女性,能識文斷字,還可以當老師。難免令人驚嘆,贊賞!
還有您的發(fā)型,齊頸,濃密烏亮,梳理得一絲不亂,兩鬢別著亮晶晶的發(fā)卡。今天看,是最普通的婦女發(fā)型了。在當時的八公橋鎮(zhèn),可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于是,大家把您的發(fā)型,稱之為漂亮洋氣的“剪發(fā)頭”。
那時鎮(zhèn)子里的小女孩,頭上都是螞蜂翅小辮。未出閣的青年女子,額前有劉海兒,腦后梳著一根長長的大辮子。女子出嫁,便把那根辮子盤在腦后,梳成發(fā)髻,再用一只黑絲線做的發(fā)網(wǎng),把發(fā)髻網(wǎng)起來。到了老年,頭發(fā)稀少了。腦后烏亮的,燒餅大的發(fā)髻,變成了灰白的,雞蛋大小的小紐紐。發(fā)網(wǎng)失去意義,棄之不用。老太太的發(fā)髻不再稱之為發(fā)髻,而稱作“唐紐兒”。
您那秀美,飄逸,又簡潔,灑脫的發(fā)型,令大家贊許,也讓少婦長女們競相效仿。還不到半年時間,除了那些“螞蜂翅”依然精神抖擻地在小女孩頭上支棱著,那些雞蛋大小的“唐紐兒”依然頑固地在老太太腦后揪揪著之外,那些青春少女的大辮子,中青婦女帶網(wǎng)子的發(fā)髻,漸漸地淡出八公橋鎮(zhèn),被您那灑脫飄逸的剪發(fā)頭取而代之。
令大家感到新奇的還有您的服裝,與當時流行的農(nóng)村婦女的衣服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論春夏秋冬,棉衣單衣,農(nóng)村婦女的上衣一律是偏襟的,人工縫制的。衣料,也是手工的老土布。顯得粗糙而笨拙,更談不上形狀和線條了。而您的服裝是對襟的,布料和縫制都是機制的。款式新穎,剪裁合體,簡潔明快,質(zhì)地精致細膩,把渾身的線條勾勒得優(yōu)雅裊娜。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人,更是如此。有了美好的樣板,便會學習模仿。
當然,您更讓大家敬佩仰慕的是溫文的氣質(zhì),寬厚仁慈的教養(yǎng),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性格,以及愛清潔愛美麗的良好習慣。您的氣韻,發(fā)型,衣著的確是與眾不同的。但是,您和大家的感情卻是親密無間的。對于您的學生,我們這些農(nóng)村少年兒童,您是老師,也是長輩。因為您的女兒郭素星,就是我們的同班同學。對于村民,我們的父母,您是他們敬慕的文化人,也是他們貼心知心的好姐妹,好朋友。您向?qū)W生傳授著文化知識,和優(yōu)良的道德品行,也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向村民傳播和熏陶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這一神圣使命和優(yōu)秀品質(zhì),在您身上,可以說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難忘啊,我平生以來的第一堂語文課。您讓我們打開課本,第一頁,是一面鮮亮的五星紅旗。您向我們講“五愛”精神,講如何做一個好學生。第二頁,是毛主席的彩色畫像。您向我們講毛主席的故事,講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講做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難忘啊,您教我們學習的語文第一課課文,“開學了”;第二課課文,“我們上學”;第三課課文,“學校里同學很多”;第四課課文,“老師教我們,我們用心學”……就這樣一課又一課,引領(lǐng)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在新中國的陽光下成長。
難忘啊,您那慈祥甜潤的嗓音,您那熟悉親切的身影。課堂上,您孜孜不倦,循循善誘。板書娟秀,朗讀抑揚頓挫,講解生動活潑,引人入勝。下課后,您喜歡撫摸著我們的頭發(fā)問長問短。問我們的學習,問我們的家庭,還要檢查我們的個人衛(wèi)生。尤其對我們男生檢查得特別仔細,不僅看臉蛋兒,還要看指甲和脖頸。放學后,星期天,我們在鎮(zhèn)子的街頭巷尾,經(jīng)??吹侥p捷端莊的身影。您就像春天里一只辛勤的燕子,依然在忙碌著,操勞著。您在走訪學生家長,也在和村民交朋友。您把社會的文明進步帶給村民,村民向您呈現(xiàn)的是一顆淳樸善良熱忱的心。在我的記憶里,您的音容笑貌,已經(jīng)和故鄉(xiāng)三月的熏風,朦朧的月光融和在一起,和刻骨銘心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情鄉(xiāng)愁融和在一起。
難忘啊,十年后的那一天。那時,我已經(jīng)在安陽市一中讀高二了。放暑假,我在回家鄉(xiāng)的路途上遇到了您。您依然那樣端莊秀雅,依然那樣精神抖擻,依然那樣慈祥和藹。只是您烏黑的鬢發(fā),間雜了幾莖銀絲,在您眼角旁,增添了幾根柔細的魚尾紋。您已是年逾不惑,往半百奔的人了。得知我在省重點高中讀書,您高興地鼓勵我,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您說您依然在八公橋完小教著一到三年級的語文,依然擔任著班主任?!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您如同春蠶,把全部心血,奉獻給了農(nóng)村的小學教育事業(yè)。您好像蠟燭,耗盡青春和生命,去溫暖農(nóng)民的心,去點燃他們的夢想和希望,去照亮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燭光比不得明星皓月,顯得微弱,低調(diào),甚至默默無聞。但是,眾多的燭光匯集在一起,堪比輝耀大地的太陽。一個人,由小學到大學,需要多少支燭光?。≡僮吭?,再燦爛的人生,沒有那一支支燭光的輝映,也會變得黯然無光。
那遙遠溫馨的燭光,那眾多的可親可敬的笑貌音容。
您是王富榮老師,是我小學四年級的班主任,您教我們的算術(shù)和音樂。您中上等個頭,身材勻稱,相貌英俊,舉止灑脫,是全校公認的美男子。你不僅向我們傳授知識,還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快樂和笑聲。
每當看到您,我們就感到心情歡愉,精神振奮。因為您總是滿面笑容,一副充滿自信的樣子。
您的教學,很有個性和特色。您特別喜歡用歌聲代替枯燥的說教,即便給我們上算術(shù)課,也讓我們先唱一首歌:“大家都快坐好,看誰做得最好!啦啦啦,我們上課了!”您用歌聲教育我們愛學習愛勞動:“紅公雞叫咯咯,抓抓臉蛋兒笑話我。笑我不學習,笑我不干活。只知道伸手要饃饃,羞也羞死啰!”
您特別崇拜周總理,給我們講周總理的故事。講周總理在對敵斗爭中和外交場合的機敏和睿智,講愛國主義精神,講領(lǐng)袖與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的親密關(guān)系。您教我們的這首兒歌,已經(jīng)六十余年過去了,依然耳熟能詳:“花喜鵲,叫喳喳,周總理訪問到我家。娘做飯,爹沏茶,我把板凳兒拿!”
您語言幽默,說話風趣,給我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記得我們由四年級升五年級,亦即由初小升高小考試,您監(jiān)考算術(shù)。正值盛夏,同學史鳳寶伸了個懶腰,打了哈欠,有些犯困。您給他含了十粒仁丹,使他倦意頓消。您笑著說:“十粒仁丹,送你上高級班?!焙髞恚@件事在同學中成為趣談。
升入小學五年級,進入高小,我們感到自己突然長大了許多,也成熟了許多。功課增多了,除了語文,算術(shù),珠算,美術(shù),音樂,體育外,還增加了自然,地理,歷史等課程。那些奶聲奶氣的兒童歌曲,漸漸遠離,那些韻律悠揚,感情真摯熱烈,令人心潮澎湃的歌曲,使我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風靡全國的《我的祖國》《我們新疆好地方》兩首歌,曾讓我們?nèi)缱砣绨V。向我們教唱這兩首歌曲的就是您,我們五年級的班主任,教我們語文和音樂課的李菊英老師。
當時您芳齡十九,走出師范學校的大門才一年時間。學校領(lǐng)導憑什么把班主任的重擔,壓在您這位全校最年輕的女老師身上?憑的是您對小教工作的無比熱愛,憑的是您朝氣蓬勃滿腔熱情,憑的是您對工作的高度事業(yè)心責任感,憑的是您天資聰穎,作風細膩。您以優(yōu)異的教學成績,回報了學校領(lǐng)導的慧眼。
那年,學校嘗試對小學生實行“四集體”管理,即集體學習,集體勞動,集體吃,集體住。前兩個“集體”是沒問題的,后兩個“集體”動機和愿望是美好的,實行起來,顯然脫離了農(nóng)村實際,也不符合學校人力財力和管理能力情況。所以,勉勉強強支撐了一年,便中止了。
這一年,學校領(lǐng)導是緊緊張張的一年;李老師您,則是最勞心費神的一年;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們倒無憂無慮,是充滿新奇和快樂的一年。
您要給我們上語文和音樂課,要組織班務活動,還要繼續(xù)走訪學生家庭,更要關(guān)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健康。白天,您依然聚精會神地給我們授課。夜晚,您備完課,擬妥教案,還要去察看宿舍。
我們男孩子,愛動愛熱鬧。晚自習后回到宿舍,又說又笑,鬧個沒完沒了。到了九點半鐘,您會準時來到宿舍,看著我們一個個鉆進被窩,然后幫我們把燈熄滅。那時鎮(zhèn)子里還沒通電,用的可是煤油燈??!
到了夜深人靜,您拿著手電筒,還要再來我們宿舍一次。幫睡覺不老實的同學蓋被子,輕輕喚醒有尿床毛病的同學及時起來小解。無論風雨交加,還是大雪紛飛,您每晚準時來我們宿舍兩次,是雷打不動的。
多年后,當我們小學同學聚會,憶起往事,念叨起您時,有同學說當時的您如同慈愛的母親。心情可以理解,比喻似乎不妥。因為那時您還是一位剛走出師范學校大門不久,尚未出閣的大姑娘呢!
您那飄逸的秀發(fā),彎彎的黑黑的眉毛,大大的,溫柔美麗的眼睛,紅潤的滿月一樣的臉龐,匆匆走路時快捷裊娜的身影,銀鈴一樣的笑聲,悠揚動聽的歌聲,給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我讀初中進了縣城,讀高中去了安陽市,接著開始了漫長的軍旅生涯,再也沒機會見到您。所以,在我記憶里,您永遠是一位年輕漂亮,滿腔熱忱,朝氣蓬勃,可親可敬可愛的鄉(xiāng)村女教師!
我小學的最后一個班主任,是您,陳澄清老師。您教我們語文,是您親手把我們送進初中的。您個子高高的,勻稱而健美,是學?;@球隊的骨干。您是山東人,師范畢業(yè)后分配到八公橋鎮(zhèn)附近的一個小型村莊任教。后來,成立八公橋鎮(zhèn)完小,才調(diào)到鎮(zhèn)里來的。還不到而立之年,您對鄉(xiāng)村小學教育,已經(jīng)積淀了相當深厚的實踐經(jīng)驗。這大概也是學校領(lǐng)導讓您擔任畢業(yè)班班主任的原因之一吧!
籃球場上,您斗志昂揚,龍騰虎躍。日常生活中,您文靜沉穩(wěn),不茍言笑。有的老師說,班主任應有一張婆婆嘴。可您不是,您對學生觀察得很細,但嘴卻不碎。您基本上不太當眾大聲訓斥學生,對有過錯的同學,您喜歡用溫和睿智的目光去詢問和觸摸他的心靈。直到他認識到錯誤,有了改悔之意。您方親切一笑,說,馬上就是初中生了,可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樣幼稚不懂事了。
您酷愛文學,尤喜小說與詩歌。課余時間,您和我們聊天,聊得最多的是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和文學大師。在詩人中,您最推崇的是李白。談起李白的詩,您就津津樂道。說起李白的故事,素常不茍言笑的您,也會談笑風生。對古典小說,您對《西游記》情有獨鐘。您向我們聊寫作,也聊人生。教育我們向唐僧師徒學習,走正路,修正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選準了奮斗目標,就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百折不撓,不達目的,決不罷休。要像孫悟空那樣,一身正氣,渾身是膽。既練就一身過硬本領(lǐng),又善于動腦筋,充滿聰明和智慧。您還用保爾·柯察金的名言告誡我們,不因“虛度年華而懊悔,碌碌無為而羞愧”。今天,當我以古稀之年,回首您的諄諄教誨時,更感悟到“古之學者必有師”的深切涵義。
六年小學結(jié)束了,那一支支溫馨明亮的燭光,深深地融入我的生命,伴隨著我的人生,凈化滋潤著我的靈魂。老師是蠟燭,燃燒著自己,照亮著他人,也照亮著社會。社會的主體是人,講文明,素質(zhì)高的人多了,社會才會光明。從這個意義上講,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是社會靈魂的工程師。因為所謂社會的靈魂,其實就是構(gòu)成這個社會人群的總體靈魂。文明美好的靈魂,構(gòu)成文明美好的社會;野蠻丑陋的靈魂,構(gòu)成野蠻丑陋的社會;沒有靈魂的群體,便構(gòu)成行尸走肉的社會。小學教師,在眾多的靈魂工程師中,擔負著啟蒙打基礎(chǔ)的神圣使命。萬丈高樓平地起啊,基礎(chǔ)如何至關(guān)重要。
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蠟燭之所以能照亮他人,照亮社會,是因為它本身就是由光明構(gòu)成的。光明耗盡了,它的生命也就結(jié)束了。就拿我的小學老師而言,他們高尚的情操,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就常引發(fā)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慨!他們當中,不少是外地人。是千里迢迢,遠離自己的家鄉(xiāng),甚至離開繁華的鬧市,來到我的家鄉(xiāng),這個豫北偏遠村鎮(zhèn),獻身鄉(xiāng)村小教事業(yè)的。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悄然間,朝霞化為夕陽。盡管已是雞皮皓首,遙望故鄉(xiāng),遐思悠悠,仿佛又回到童年。那一支支閃著深情淚花的燭光,雖然迷蒙遙遠,那一位位啟蒙恩師溫馨慈祥的目光,卻依然令我惶恐不安。因為總感到,手中還有一張未寫完的考卷。
2017年5月17日草擬于上海長征大廈
2017年12月30日修改于西安融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