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入手了一款華為的手表GT3,準備開始健身,開始跑步,今天手表就會來送到。這些天618了嘛,我相信許多朋友天天的都在忙這個。我希望分享一下選手表決策過程,希望能你一點一絲地啟發(fā)。
我原本沒想入手這個華為手表GT3,因為太貴。最初心里的預算只是500左右。我以前一直戴fitbit手環(huán),但是這兩年fitbit幾乎就退出了國內(nèi)市場。
對運動手表的三點要求
我對智能手表有三點比較明確的要求:
首先是佩戴的舒適度。手環(huán)或者手表戴得久了,皮膚會特別的難受,尤其是夏天會過敏。這時候,你說手表的續(xù)航兩周三周,其實并沒有什么用。不適合長期佩戴,再長的續(xù)航也是徒有其表的擺設。
其次能比較準確的測試心率。初學者剛開始跑步,常常會收不住勁兒。第一天跑得特別猛,猛跑兩天后,把自己累壞了,休息三天,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從開始到放棄。我就半途而廢了好多回。開始的時候用力過度,把自己抻著了就停下。如此反反復復,屢敗屢戰(zhàn)。因此,有很準確的心率實時監(jiān)測就特別重要。隨時看一眼心率,太快就趕緊慢下來,幫助我們初學者控制節(jié)奏。
第三點是獨立且準確的GPS定位,比較精準的計算每天跑步的里程。有了相對準確的跑步距離,對運動量有了數(shù)據(jù)上的把握,才好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地往上加量。如果測不準的話,今天跑長了,明天跑短了,以為在進步,實際可能卻在退步。亂跑一氣必然不能穩(wěn)扎穩(wěn)打得跑步進階。
突然提高的心里預期
這三點要求擺開,就去看各家的智能手表橫評。五只手表放在一起,八只手表,十只手表放在一起,中午看了好幾個。說實話這些測評有用嗎?也許有吧。將手表擺在一起看參數(shù),表盤怎么著,續(xù)航怎么著,其實參數(shù)比較就是紙上談兵??上驳氖?,我看到一位體育老師的分享。他從自己的跑馬經(jīng)歷和教學經(jīng)驗上推薦了高馳pace2。正好符合我這幾點要求,準確的定位和心率檢測以及適合長時間佩戴。
這款是跑馬選手的專業(yè)手表,大運動量下戴許多天也不會有皮膚過敏。這一點打動了我。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高馳騁pace2要1500,而且從2020年發(fā)布到現(xiàn)在,價格雷打不動。我去咸魚上看了兩眼,也都在1000以上。我想就這樣吧,拿下這款吧。但還是心有不甘。畢竟這款手表是兩年前的型號,萬一我前腳剛一拿下,人家后腳就出了pace3,那我可受不了。
我猶豫了一下,整理了思路發(fā)了出去。正好此時有朋友給我回復,他說這款pace2,他正戴著呢,也不咋地,日常用太糟糕,不如選華為gt3,日常與運動兩不相誤。
我這才想起來當時心里預算只有500,此刻已經(jīng)被高馳pace2提升到了1500,那為什么不考慮華為GT3呢。那位體育老師還說,如果想要準確的GPS定位和準確的心率監(jiān)測的話,1000以下就不要考慮了,還不如直接用手機。于是就入手華為的GT3,在某東上是1288,Plus會員滿1500減120。等今天到了之后,體驗看看各方面的表現(xiàn)。
收尾總結(jié)
總結(jié)下華為手表GT3符合我需求的三點。首先是準確的定位,華為GT3與高馳、佳明等專業(yè)跑步手表一樣,采用二模五星的定位,五星包括GPS,北斗等。這將獲得每次跑步里程的準確數(shù)據(jù),在此基礎上,一點一點地往上加量,初學者循序漸進。
其次是實時的心率測試,華為發(fā)明了一套自己的TruSeen算法全天候心率檢測。我對這算法很感興趣,想去研究研究。最后是 佩戴體驗,說表帶是氟橡膠,可以長期佩戴不會引起皮膚的不適感。
還有一點,關于要不要esim卡,來從手表獨立通信的問題。我個人不需要。我出門必然會帶著手機,不會單獨戴手表出門。這樣的話,用藍牙和熱點wifi與手機互動就好,沒有必要再掏出去一筆額外的費用。
華為手表GT3今天下午到位,新的手表新的開始,跑起來,野蠻健壯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