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一分鐘”是耳邊事推出的分享欄目,由燒友以簡短的文字分享器材試聽心得等內容。本期為大家?guī)淼氖菬殃P于拜雅DT 900 PRO X、NOBLE DXII、山靈M7這三款器材的分享。
(以下按品牌首字母排序)
拜雅DT 900 PRO X
By @蓋梁支座
我關于大耳機的最早記憶,應該是在十多年前。
那天還正巧要出差,我拆開快遞直接拎著耳機就上了長途車。我記得,那天我自己在小旅館的床上,整整聽了一夜沒睡——那個耳機是拜雅的DT440,很多年后,我記憶猶新。
可能是這個DT440給了我太深刻的印象,后來的DT880、DT 1990 PPO和T1,一直是我燒大耳機的一個主旋律和中軸線,可以說,我的“大耳生涯”一直是沁潤在拜雅的音色之中。
所以,這個拜雅DT 900 PRO X雖然是一款新型號大耳機,但其聲音對我來講并不陌生,甚至頗有一種“老友重聚”的感覺。
這條耳機延續(xù)了拜雅大耳機的諸多典型特點,比如在同檔次的大耳機中,聲音的整體素質水平和調音水準上都具有優(yōu)勢;對驅動力的下限要求較低但潛力很大;聲音風格均衡、純凈、雜食;聲音內容豐富,場面氛圍感充沛等等。只要您聽過拜雅的大耳機,那么對于這個品牌耳機聲音的優(yōu)點,在拜雅DT 900 PRO X的身上都可以找得到。
而相比于我們最熟悉、同時也是最為經典的DT880系列和T1系列,我覺得拜雅DT 900 PRO X的聲音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拜雅DT 900 PRO X的聲音更加扎實;聲音的線條感相對粗硬了一點;力道感更強烈、而鮮活感稍遜;聲音的能量重心相對集中在中頻及中低頻的位置上。
所以,我覺得DT 900 PRO X相比于拜雅之前的經典作品,在聲音風格上更加均衡、雜食,保留原有的舒展通透音色所帶來的在輕音樂方面極致的表現(xiàn)力,在此框架范圍內著重向流行、人聲的風格上進行了更大程度的兼容和拓展。拜雅DT 900 PRO X在流行音樂方面的進展,絕不是一些消費級耳機的那種“混亂”、“笨拙”的方式,而是在拜雅傳統(tǒng)風格基礎上,將聲音的密度和渲染進行了一定程度地凸顯,有意識地以多層次的方式,展現(xiàn)出其在聲音風格上的變化。
因為拜雅DT 900 PRO X與700 PRO X同時推出,難免讓人猜想其與之前的DT770系列和DT990系列的關系。從聲音的整體情況來講,我覺得二者之間實際上應該是沒有關系。某種程度而言,拜雅DT 900 PRO X的聲音框架,很有點我非常喜愛的DT 1990 PRO的意味,都是具有更好兼容性和層次感的聲音,雖然在某一風格或某一種音色的體現(xiàn)上不如T1系列那樣極致,但是在聲音的整體性和兼容性上具有更佳的效果。如果要對比拜雅DT 900 PRO X與DT 1990 PRO的區(qū)別,我覺得可能最大的區(qū)別就是DT 900 PRO X的潛力和上限相比DT 1990 PRO還有一定差距。
近些年來,傳統(tǒng)的大耳機品牌都在尋求變化,我想拜雅也不例外。在聽過了太多把“動次大次”當作“新時尚”的大耳機后,我才更懂得拜雅DT 900 PRO X的可貴。
NOBLE DXII耳塞快評
By @閑雲散人
說起NOBLE,燒友們腦子里可能會先飄過一連串極其霸氣的名字——凱撒、可汗、蘇丹、維京等等。名字起得霸氣,對應的塞子在技術規(guī)格上也毫不含糊,聲音方面也各自有著獨特的表現(xiàn)力。
在近期NOBLE Audio發(fā)布的幾款新塞子中,領銜的“忽必烈”吸引了眾多燒友的目光,而同時間發(fā)布的DXII(字母D后面是羅馬數(shù)字12)相對來說關注度就沒那么高了。不過,幾款新品之中,DXII是唯一一款單動圈結構耳塞,作為一個“動圈黨”,我對其興趣則更為濃烈一些。
DXII單邊腔體并不算小,造型上比較圓潤,整體重量輕盈,倒也不算難佩戴。面板采用了碳纖維絲打底、亮紅色箔片加以點綴、品牌logo居中的設計方式,很是亮眼。DXII的配件中,耳套的種類較為豐富,均衡套、人聲套、雙節(jié)套、海綿套一應俱全。而在線材方面,DXII標配的是8股無氧銅線材,插頭為4.4平衡,插針為0.78 2pin。插針的位置稍微有點松,佩戴時還是需要注意避免拉扯。
DXII所搭載的是NOBLE定制的12mm動圈單元,振膜是新型高分子液晶振膜,頂部和邊緣經過特殊處理。單元腔體采用鍍金黃銅材質。材質上的各種特殊處理,也讓DXII在聲音方面表現(xiàn)得頗有個性。
盡管是一款單動圈耳塞,但DXII所展現(xiàn)出來的聲音底子卻有著普通單動圈塞子少見的高密度。在DXII并不局促的聲音空間中,聲音的細節(jié)填得滿滿當當,一耳朵聽下來收獲的信息量相當大。另外,DXII的動態(tài)范圍、瞬態(tài)響應速度、解析力、分離度均處于同價位耳塞中平均水平以上的水準;聲場并不小,橫縱向的比例也趨于規(guī)整,不過邊際感也比較明顯。
在優(yōu)秀密度的加持下,DXII的三頻略偏中下盤,各部分表現(xiàn)絲毫不虛:低頻茁壯有力而不轟頭,下潛比較深;中頻厚度不錯,人聲距離適中,音色并不諂媚,卻能憑著對歌手演唱技巧的再現(xiàn)能力打動人;高頻相對沒有太出彩,有一定涂抹痕跡,但亮度保持得不錯??偟膩碚f,DXII的聲音還算耐聽、不刺激,只是多少會有一點發(fā)悶不通透。當然,動圈耳塞需要長時間的煲機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聲音狀態(tài),我手頭這條DXII使用時間不算長,或許在聽得更久之后,塞子各方面表現(xiàn)會趨于穩(wěn)定。
盡管很容易達到正常聽音聲壓,但DXII還是有一定的前端驅動門檻的。我并不太推薦燒友們用小尾巴之類的入門級器材來驅動它,在驅動力不足的情況下,DXII的聲音聽起來有點兒局促、發(fā)緊。相對而言,進階級播放器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近兩三年來,隨著聲學、材料技術的發(fā)展,單動圈耳塞的聲音表現(xiàn)不斷取得突破。NOBLE DXII稱得上是進階級價位中聲音比較有特色的一款單動圈塞子,其聲音表現(xiàn)想必會給喜歡動圈耳塞的燒友帶來不一樣的樂趣。
山靈M7快評
By @張蛋蛋
看到山靈M7的第一眼,我的感覺是——啥?這是mini M9?
鎂鋁合金的鈦色機身,CNC銑削工藝切割的側邊曲線,服帖的側邊滾輪,每一個元素都很熟悉,只是M7的體積更加小巧,也不再需要更換耳機插口——是的,這個功能去掉了啊啊啊啊??!
在講機器本身的表現(xiàn)之前,蛋蛋想先重點提及的是山靈這次的包裝設計,可以說,山靈這次是在延續(xù)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做出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外包裝還是采用帶有炫彩效果的磨砂質感紙殼,里面的包裝盒則是用硬紙做出了類似真皮的紋理,采用像書本一樣兩邊開啟的設計,左邊安置著機器本體,右邊是其他配件,打開的瞬間儀式感滿滿。
M7的這塊5英寸1080P夏普屏顯示效果是比較好的,操作的流暢度也不錯,再加上機身的大小和重量適中,單手操作沒有太大問題。雖然外形和M9一脈相承,但它的聲音卻更多地讓我想起了當年的M8。如果說M9帶著幾分“超級旗艦”的高傲,那么M7的性情就要柔婉親和不少了。人聲表現(xiàn)是它身上最吸引人的特色,其中頻有著豐富的細節(jié)和飽滿的情感,但染色并不會重得讓歌手的嗓音失去本味,而是用略施粉黛的手法,在凸顯人聲特色的同時,將整體的聽感打磨得更加順滑,再添上幾分潤澤和甜美。低頻和高頻的表現(xiàn)雖沒有中頻那么突出,但高頻的通透度和延展性都不錯,低頻的質感、凝聚力和彈性也令人滿意,三頻的分布合理,聽感圓融,簡單來說,就是處處讓人感覺“舒服”和“貼心”。
對于出門不愛帶大磚頭的人來說,M7這個“掌中旗艦”的概念其實是挺不錯的。適中的三圍讓它擁有了比M9更舒適的握持感,去掉可替換耳機口這個復雜的設計之后,機器的使用體驗也方便了不少,讓人更有帶它出門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