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U17世青賽正式拉下帷幕,西班牙國青總決賽不敵美國,再次飲恨敗北。
雖然輸球,但他們也不是一無所獲。
小將Izan Almansa,全場得到9分,15籃板(8前場),2助攻,2搶斷的全能數(shù)據(jù),七場比賽則總共搶下了83個籃板球。
也許是個人發(fā)揮太亮眼,又或許是審美疲勞,他作為敗者,竟奇跡般被授予了FMVP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U17舉辦以來,該賽事首次有亞軍當下FMVP,創(chuàng)造歷史。
Izan Almansa,簡稱伊贊,出生于2005年的西班牙新星。
他身高2米07,體重98公斤,是一位擁有壯實輪廓的全能前鋒,運動能力是最大賣點。
在2005屆球員排名榜單中,伊贊位居歐洲第十,其中西班牙第二,僅次于中鋒阿代瑪拉。
他被認為是最具NBA潛力的歐洲年輕球員,因為他擁有很壯碩的身材,以及夸張的爆發(fā)力。
雖然進攻時投籃手感是弱點,但還是有相當多一部分人認為,伊贊未來會成為西班牙男籃新的領(lǐng)軍人物。
今天這場決賽,西班牙男籃上半場一度建立領(lǐng)先優(yōu)勢,可惜下半場執(zhí)行力不到位慘遭翻盤。
而上半場優(yōu)勢建立的最大功臣,便是在禁區(qū)翻江倒海的伊贊。
眾所周知,美國隊近些年總喜歡培養(yǎng)一些瘦長型中鋒,本次也不例外。
替補中鋒Dennis James evans,身高2米16,體重卻只有88公斤;
首發(fā)內(nèi)線Ron Holland,身高2米07,體重90公斤;
搖擺人Asa newell,身高2米08,體重也是只有92公斤。
這三名球員,面對體重接近100公斤還能跳的伊贊,幾乎沒有招架之力。
若非西班牙外線集體失準,以及出現(xiàn)了大量低級失誤,鹿死誰手真說不準。
伊贊被認為是繼加魯巴后,西班牙又一位有實力沖擊NBA首輪的內(nèi)線球員。
誠然,投籃方面他的確存在較大的缺點,出手少且不穩(wěn)。
但是,并不是說沒有投籃能力的內(nèi)線,就完全沒機會在NBA立足。
伊贊這種爆發(fā)力強的防守型球員,只要沒有傷病隱患,那便有機會得到賞識。
典型代表,凱爾特人的羅伯特-威廉姆斯,籃網(wǎng)的克拉克斯頓,老鷹的卡佩拉,這些都是純藍領(lǐng),但如今個個都千萬合同在身,是各自球隊雷打不動的主力輪換。
更何況,伊贊才17歲,不排除繼續(xù)進步的可能性。
兄弟們,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