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世界制度最健全的聯(lián)賽,大到比賽、球員工資制度,小到球員的衣服、襪子等等細節(jié),NBA都能夠做到面面俱到,有章可循 。SO,問題也來了,NBA比賽后,球員的球衣通常如何處理?如果球員把球衣送給球迷要付錢給球隊嗎?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比賽后,球員的球衣如何處理?
每一支NBA球隊都有有一個職務叫做裝備經理,是的,這家伙就是負責準備球隊球員的球衣和球鞋等后勤保障工作的。通常,每場比賽,裝備經理會為每名球員準備好3套球衣和幾雙球鞋(按照球員提供的數量),以備不時之需。而賽后,球員在洗澡后會把球衣放在指定的地方,然后由工作人員統(tǒng)一收集,洗滌后,再重新交給裝備經理。而日常裝備經理會對球衣進行檢查,如果球衣在使用在發(fā)生磨損,設備經理也會及時幫助球員更新球衣存貨。
球員交換球衣或贈送球衣要付錢給球隊嗎?
在比賽過后,球員經常會贈送自己的球鞋或者球衣,如老韋德最近就頻繁和他隊的球員交換球衣。SO,問題也來了,韋德要付錢給熱火嗎?答案是當然要。和球鞋屬于私人財產不同,球衣屬于球隊的資產。如果球員想帶走球衣或者贈送球衣,就必須自己掏錢買下。老鷹隊球員林書豪曾經在和網友互動的時候就說過,如果球員要把衣服帶走,可以,請支付100-200的費用,球隊可不承擔這筆費用,而且在嚴格的制度下,管你是詹姆斯還是韋德,統(tǒng)統(tǒng)都是要付錢的。
雖然球衣要自己買,但是估摸著這群手握大合同的富豪們應該不會在乎,或許對他們而言,開心最重要吧。
今天又要談談NBA球員的高級待遇了,眾所周知,NBA聯(lián)盟是世界上最大、最成熟的運動職業(yè)聯(lián)盟,其發(fā)展程度和薪資待遇更是不用多言。此前我們聊過球員們的伙食、住宿、出行、退休補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球員們比賽所穿的球衣。
韋德退役游行讓所有人都對這位聯(lián)盟的閃電俠感到不舍,科比、司機、波什、韋德一個一個離開似乎帶走了我們那炙熱的青春。最后一個賽季,韋德和不少球員交換了球衣,每場比賽結束后都會有球星主動找到韋德交換球衣,讓球迷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字母哥和米德爾敦一起上前與韋德交換球衣,無奈韋德只有一件球衣,不想卻讓米德爾敦捷足先登,字母哥只好露出尷尬的微笑。
球迷們在這里就不禁發(fā)問,球衣究竟隸屬于球員個人?還是屬于球隊財產呢?
當然,球衣不屬于個人,毫無疑問是球隊的財產,所以我們經??吹降慕粨Q球衣、贈送球迷球衣,都是球員個人需要付錢的,球衣價格按照球隊購入價來支付。說到這里大家肯定又能聯(lián)想到如果球衣像西蒙斯那樣在比賽中撕毀,球員也需要賠付嗎?這當然是不需要的。
問題又來了,球員季前賽、常規(guī)賽、季后賽如果全打滿,那么多件球衣穿完之后要怎么處理呢?
每支球隊的后勤部門都會有裝備經理以及其團隊,在比賽開始之前就會向每個球員詢問球鞋乃至配色的選擇,然后會為球員準備其需要的護具以及三件球衣,以備不時之需,在比賽后球員在洗澡前會把球衣以及裝備放在統(tǒng)一的位置,會有裝備團隊去整理、檢查有沒有摩損或者損壞,如果有,裝備經理會及時更新這些裝備。
這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損壞的球衣球隊會將其清洗過后,裁剪下來,供給一些制作NBA周邊的公司,其中就包括帕尼尼球星卡。
NBA的運動員一年要打很多的比賽,有球員比賽場次達到了100多場,這么多的比賽完消耗很多的球衣球鞋。那么這些球衣在穿完以后怎么處理呢?如果把球衣送給對手了怎么辦呢?
比賽結束后球員裝備的處理。
NBA是一個非常職業(yè)的商業(yè)聯(lián)盟,所以他們的后勤保障做的非常好。每場比賽開始之前球隊都有專門的人為球員準備幾套熟悉和幾雙球鞋,甚至還準備很多襪子,護臂等物品。球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使用。在比賽結束以后這個東西都會被收回由專人洗滌。有的球衣可以穿好幾場比賽,有的球員對球衣的衛(wèi)生程度要求比較高,一件球衣只穿一次,穿完就不用洗了,直接扔掉了。球鞋也是如此,不過大多數的球員不會一雙鞋只穿一次,他們往往讓人洗好以后多穿幾次,因為鞋子還是穿幾次的更合適,更舒服。
球衣屬于個人物品嗎?可以隨意交換嗎?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在賽場上兩個球員打完比賽以后交換球衣。這個是可以的,也是可以隨便交換的,但是有一顆事要說清楚,球衣不是球員的個人財產,是屬于球隊的。所以球員和球員之間交換球衣必須要自己買單的。價格完全按照專賣店的市場價來,一般在100到200美元左右。這點錢對于NBA球員來說是小錢,人家愿意和你交換球衣是尊重你,花點錢根本沒有什么。但是這個事也分人,有的球員哪些十天的合同,工資一共沒多少,花個幾百美元是真的心疼啊。
NBA聯(lián)盟的保障制度和規(guī)則性確實需要其他的聯(lián)賽來學習,這也是NBA越來越成功的原因。
缺那幾個錢?
看過西游記的都知道,孫悟空在踏上西天取經的戶外探險之路前,有過一段短暫的職場經歷。
玉皇大帝曾封孫悟空為“弼馬溫”,專職管理天庭的一個冷門小單位——御馬監(jiān)。御馬監(jiān)是飼養(yǎng)天馬的地方,天馬是神仙的出行裝備。玉帝給孫悟空量身定制的這個職稱“弼馬溫”,其實可以看做是天庭的裝備經理。
雖說只是管理馬匹的裝備經理,但好歹也屬于領導階層,大小是個官。拋開職場排擠的問題不提,孫悟空不滿每天喂馬劈柴等基礎工作,主要還是因為他個人能力很強且性格極其強勢,天生是超級明星的料。裝備經理這種普通工作,最好還是留給普通人來做。
NBA中就有這樣一群普通人,他們雖然沒有成為NBA球員的天賦,也沒有球隊總經理運籌帷幄掌控全局的能力,但憑著對籃球的熱愛,他們把看似單調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極致,成為NBA高度職業(yè)化的典型代表。他們就是Equipment Manager——裝備經理。
裝備經理是干嘛的?
其實不只NBA球隊有裝備經理(Equipment Manager),北美四大職業(yè)聯(lián)賽和各大學運動隊都少不了這個職位,他們的職責基本相同,那就是負責管理維護全隊的一切比賽相關裝備,包括球員們的球衣、球鞋、襪子、護具、毛巾,以及教練組和訓練師的必需設備。裝備經理就是球隊的大管家。
不管主場客場,無論比賽還是訓練,裝備經理都得提前準備,做好善后。例如,在一場比賽開始前,裝備經理需要為球員帶上干凈的球衣和球鞋,準備好特殊調配的飲料以及所有可能用上的東西;比賽結束后,裝備經理要清點所有裝備,并將需要清洗的球衣、毛巾和護具等清洗干凈并晾干。
這些工作聽上去并不復雜,但要為15個身價百萬的職業(yè)球員做好服務可絕對不容易。各NBA球隊會在訓練館里專門設置一個非常大的倉庫,用來存放隊中所有球員的裝備。裝備經理必須對這些裝備的數量、存放位置、使用情況以及球員喜好做到了如指掌。
球鞋關系到球員腳部健康的大問題,裝備經理會為每個球員準備至少12雙球鞋,6雙淺色的主場鞋和6雙深色的客場鞋。有些球星有自己的球鞋贊助,有些球員是不折不扣的Sneakerhead,他們有時會自己帶鞋子,有時會讓裝備經理提前為他們準備想穿的球鞋,所以裝備經理需要為這些球員準備的球鞋會更多。
每支球隊都有好幾套球衣,除了分主場和客場外,還有一些特別款球衣要在特殊的日子供球隊穿著。有些球隊的裝備經理要負責安排特別款球衣的穿著計劃。
比賽過程中,有些球員喜歡在手風不順時換鞋,裝備經理就需要為這樣的球員多準備幾雙球鞋。激烈的比賽中球員的球衣可能會染上血跡或被撕破,這就需要裝備經理準備幾件替換的球衣。本賽季NBA新的耐克球衣多次在比賽中被撕裂,但球員們總能立刻換上完好的球衣回到場上,這就是裝備經理的功勞。
客場比賽比較麻煩,因為裝備經理得負責把全隊要用的裝備打包——這意味著幾十上百件行李,從訓練館安全送到機場,然后再從機場把這些行李一件不落地帶進客場球館。多倫多猛龍隊為了給他們的裝備經理減負,專門在多倫多皮爾森國際機場租了一間私人儲藏室存放球隊裝備,這樣裝備經理在從球隊總部到機場這段路上就能輕松不少。
球員在比賽后洗個澡接受完采訪就回家或回賓館了,裝備經理卻離下班還早。球員穿過的球衣、襪子、球鞋都得清洗,好在每支球隊都會配備商用的超大功率洗衣機和烘干機。如果是去客場比賽,裝備經理就得提前給對方球隊的裝備經理發(fā)個短信,借用客隊的洗衣機,讓對方做好安排。各隊的裝備經理經常需要溝通合作,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協(xié)會組織NBAEMA(NBA Equipment Manager Association,NBA裝備經理聯(lián)盟),以交流信息、相互幫助。
除此之外,裝備經理們還得負責與聯(lián)盟贊助商、球員個人贊助商們溝通協(xié)調,聯(lián)系客場酒店和訓練場館,他們不是只簡單的后勤工作人員。一些球員甚至會要求裝備經理幫他們買零食、買日用品、接送孩子等一些份外的雜活,不過這也是因為裝備經理和球員的關系非常熟絡,而且這些活也不會白干,球員除了會時不時給裝備經理一些錢,有時還會贈送自己的球衣和球鞋。
NBA裝備經理能賺多少錢?
NBA裝備經理雖然也叫“經理”,但他們的收入可沒法和總經理(General Manager)動輒上百萬美元的年薪相比。根據美國在線求職平臺Careerbliss的數據,NBA球隊裝備經理的平均年收入為9.3萬美元,平均時薪為45美元每小時。這個收入是個什么水平?
據美國勞工統(tǒng)計局的統(tǒng)計,2016年第四季度全美職工的平均年薪為4.4148萬美元,平均時薪為40美元每小時。不過,職工薪水的水平和工作性質密切相關,全美專業(yè)性或管理型崗位的職工平均年薪為6.3076萬美元,而服務型行業(yè)工作者的平均年薪僅為2.8080萬美元。
也就是說,NBA裝備經理這份工作雖然性質上更接近服務型行業(yè),但薪資水平比全美職工平均年薪高出一倍有余,比專業(yè)性或管理型崗位的平均年薪還高近50%。從年收入看的話,NBA裝備經理妥妥地屬于美國中產階級。
不過從時薪來看,NBA裝備經理的時薪并沒有比全美所有職員的平均水平高出太多,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裝備經理這份工作的專業(yè)技術含量不算太高,需要花大量時間辛勤勞作。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NBA裝備經理?
首先,NBA裝備經理必須得熱愛籃球、熱愛NBA,不然經年累月的出差、異常繁瑣的工作和習以為常的加班會把你壓垮。許多球隊的裝備經理都是從球童開始做起,雖然比賽中他們忙得根本沒時間哪怕看一眼比賽,但他們往往能在這份工作堅守許多年。公牛隊的裝備經理約翰·里格馬諾夫斯基(John Ligmanowski)從1983年起就入職了,直到現在還沒退休。
公牛隊裝備經理約翰·里格馬諾夫斯基(John Ligmanowski)
其次就是一些硬件條件了。由于每天都和球員、教練、球隊管理層、贊助商和NBA聯(lián)盟工作人員打交道,裝備經理需要很強的溝通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并且需要善于應對突發(fā)狀況。當然,必要的數學基礎、計算機技能、商業(yè)知識也都得具備。這需要裝備經理必須是一位多面手。
美國裝備經理聯(lián)盟(AEMA)建議,成為體育裝備經理最好應滿足下面三項條件之一:(1)高中畢業(yè)或獲得同等學歷,并在體育裝備管理崗位上有5年非實習工作經驗;(2)四年大學學歷,并在體育裝備管理崗位上有2年非實習工作經驗;(3)四年大學學歷,并在體育裝備管理崗位上有1800小時的學生實習工作經驗。
最重要的是,裝備經理得有耐心,能守得住寂寞。為了球員和教練能把精力百分之百放在球場上,裝備經理的付出是難以想象的,但一支球隊成功后,人們記住的是球員和教練,幕后的裝備經理從來都是默默無聞。
NBA裝備經理和球員不得不說的故事
裝備經理簡直是球隊的“奶媽”,他們和球員的關系非常密切,雙方一起制造了不少有意思的小故事。
1995年喬丹第一次復出后,由于公牛隊已經把他的23號球衣退役,喬丹選了45號球衣披掛上陣。那個賽季公牛隊打到了東部半決賽,對手是奧蘭多魔術隊。在雙方第一場較量中喬丹狀態(tài)不佳,負責防守他的魔術球員尼克·安德森(Nick Anderson)在賽后說:“45號的喬丹可不如23號的喬丹,我不可能從23號喬丹手中搶斷的。”
NBA聯(lián)盟有規(guī)定,已經退役的球衣就不能再穿回球場了,而且贊助商已經生產了成千上萬件45號喬丹球衣,喬丹本不能換回23號球衣的。但公牛隊裝備經理里格馬諾夫斯基成了關鍵人物——他還保留著喬丹以前的23號球衣。里格馬諾夫斯基沒通知贊助商,直接大膽建議喬丹換回23號。重新穿回23號的喬丹果然狀態(tài)回升,雖然那一年公牛輸給了擁有奧尼爾和“便士”哈達威的魔術隊,但之后的三個賽季,23號喬丹帶領公牛完成了第二個三連冠。
除了公牛隊里格馬諾夫斯基這種向球星獻言獻策的智多星型裝備經理,還有的球隊經理甚至擁有不輸隊中當家球星的投籃技巧。
前凱爾特人球星、2010年全明星三分王保羅·皮爾斯(Paul Pierce)曾經透露,他在隊內投籃訓練中屢屢輸給凱爾特人裝備經理約翰·康納(John Connor)。
據《波士頓環(huán)球》報道,皮爾斯說:“當時我都驚了,‘他想跟我比投籃?這個管裝備的家伙?’他哪兒會什么投籃???”
“我是個垃圾話高手,沒想到他(康納)的垃圾話功力比我還強,”皮爾斯說,“我更沒想到他的定點投籃真能贏我,而且有些時候他連續(xù)一個星期不敗,這簡直讓我發(fā)瘋?!?/p>
更瘋的是,一次訓練中攝影師在錄像,皮爾斯和康納在鏡頭前比試起了定點投籃。結果康納贏了。懊惱至極的皮爾斯抓過自己的手機,一把摔了個稀爛。
也有球隊裝備經理和球員產生過矛盾。去年一月,洛杉磯快船隊布雷克·格里芬(Blake Griffin)和球隊副裝備經理馬蒂亞斯·泰斯蒂因為瑣事在一家飯店大打出手。泰斯蒂被格里芬打的面部多出受傷,而格里芬也在沖突中手骨骨折,休息了三個多月才復出。
雖然格里芬在養(yǎng)傷期間主動在與泰斯蒂打招呼,快船隊官方社交媒體也放出兩人的合照試圖證明雙方關系已經恢復,但泰斯蒂還是在2016年7月份走人了。
最后再說兩句
裝備經理這個看似平凡的崗位,實際上是NBA聯(lián)盟高度職業(yè)化的最好例子。如果我們的CBA也能有類似的職位,就不會出現這賽季揭幕戰(zhàn)馬布里穿錯球衣的大寫的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