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在古代傳說中是一種駿馬;龍馬精神,就是指人的精神健旺。不僅身體健康健碩,精神也要富足與飽滿,這樣才能讓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非同一般。
CKUR中聯(lián)騎士聯(lián)盟馬術俱樂部9歲騎手大龍向我們展示了真正的“龍馬精神”:從落馬拒騎,到臉上留下6針疤痕也毅然堅持。真正熱愛,才會堅持。
大龍:希望“云朵”盡快重返賽場
今年9歲的大龍,就讀于東城區(qū)光明小學三年級,但已有5年騎齡。
除了平時每周跨城往返中聯(lián)騎士聯(lián)盟閻村場地,寒暑假更是駐場訓練,對馬場相當熟悉。從教練到馬工他都認識,大龍媽媽笑著說:“這絕對鍛煉了大龍的社交能力。我家的馬兒,有什么事情,他自己就都跟教練和馬工解決了?!?/p>
“云朵”是大龍的第一匹馬兒。寒暑假的駐場式訓練,給大龍?zhí)钛a了馬房管理課的空白。每天早上都跟著馬工一起清理馬糞、重新墊草,這些工作非常繁重。
如果馬工半小時能完成的活兒,大龍可能要做2個小時。盡管如此,大龍都咬牙克服揚塵與濃重的味道,在這期間還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向馬工請教。這樣的他很快就跟“云朵”熟悉了起來。細心的他還會記住其他馬兒的特征、特點,研究馬兒的心理,揣摩馬兒的不同喜好。大龍認為:“既然我們買了它,就要對它負責,它是我的好朋友?!?/p>
其實四歲開始接觸馬術的大龍,學習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進入馬術學習的第二年,在練習跑步的時候大龍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這讓他一度很恐懼,甚至不愿意再上馬背。
但是父母認為馬術這項運動,最大的獲益點是大龍同理心的培養(yǎng),他能學會如何保護馬兒。父母希望大龍能夠堅持這項運動,于是拜托了CKUR中聯(lián)騎士聯(lián)盟的姜志琪教練。
三個月時間,姜教練和馬工輪流牽著馬,帶著大龍一圈一圈在場地遛。零基礎的媽媽為了給孩子做個榜樣,親自跨上馬背沉浸式陪伴大龍。這個舉動的效果超過大家預期,大龍克服了內心恐懼,重上馬背。
現(xiàn)在因訓練需求,大龍的馬兒換成了“嗨威”,但對“云朵”的愛絲毫不減。
因為我的騎馬技術越來越好,我需要更高級別的馬陪我訓練,挑戰(zhàn)更高目標。爸爸媽媽把“云朵”換成了“嗨威”。雖然我有了新朋友,但我依然時刻掛念著“云朵”。因為暫時沒有了主人,我去馬場的時候很少見到它奔跑。每次我訓練過后,我都會去喂它胡蘿卜。我能感到它的不開心,飯吃得也少,蹄子也越來越厚,尾巴也越來越長。每次去看它,我都十分傷心。終于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有個小女孩在跟“云朵”玩兒,我連忙過去打招呼。小女孩告訴我她是“云朵”的新主人。頓時,我歡天喜地,嘴咧得像一朵綻開的荷花,久久也合不攏,心里想“云朵”終于又有家了!人生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么。人如此,馬亦然。我真心為“云朵”高興,希望它能重返訓練場,把自己的價值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大龍
大龍:和“嗨威”一起邁向新階段
換馬也是不得已的選項。剛來到中國的“嗨威”成為大龍的新伙伴。“嗨威”非常高大了,是一匹可以跳躍140-150厘米全程的純溫血,對于大龍有些難駕馭。
面對障礙,它若是不想跳或拒或逃,大龍硬拽也拽不進去。為控馬,前傾脫蹬必須要過關,大龍頻繁落馬也不氣餒,反而激發(fā)了他內心的斗志,他要征服“嗨威”,駕馭它,領導它!
就在他志得意滿準備考級時,意外發(fā)生,在他的臉上留下一道6針的疤痕。據(jù)媽媽回憶,當天的他居然還嚷著要回場地,要繼續(xù)下午的80厘米障礙賽,還要給其他考級的小伙伴加油助威呢!
那一刻,媽媽意識到大龍真愛上騎馬了。疫情按下了各項賽事的暫停鍵,大龍也利用這段時間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下一站,他即將帶“嗨威”出征!
無論是“云朵”還是“嗨威”,都讓大龍的精神滋養(yǎng)拉到滿格。
在大龍的內心,他希望自己日后能成為馬術教練,不僅可以天天跟馬兒在一起,還可以教會更多小朋友騎馬,帶他們走近馬兒的世界,也讓更多的小朋友行動起來,去保護這些馬兒!
也許大龍只是單純地想分享馬術的樂趣,但因為這樣一批又一批小騎手的加入,中國的馬術產業(yè)才會蓬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