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9日,寶龍發(fā)布2021年度業(yè)績,數據顯示,寶龍全年合約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012.3億元,同比大增24%,實現營業(yè)收入399.0億元,同比增長12%。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7月26日的時候,寶龍地產(01238.HK)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未在7月25日到期日前償還2129.4萬美元票據的本金和利息。
與此同時,寶龍地產還稱,第二批2022年票據余下尚未償還的本金額約有3725.9萬美元及其應計利息,將于2022年11月8日到期,雖然公司不斷探討各項融資安排,但也未必能在到期日償還。
我們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在這個地產洗牌中,民營的閩系房企普遍存在問題,接二連三的暴雷難道只是巧合嗎?
part 1
要了解福建,就必須從福建的地理位置開始,福建省的地形特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但福建的海岸線長度達3752公里,排在全國第二,以蜿蜒曲折出名,在很早的時候,少田多山的地勢讓福建人把目光轉向東面的大海;
從南朝開始,就有了閩商海外貿易的記載,他們從家鄉(xiāng)帶著絲綢,藥物,瓷器,手工藝等特產,從福州或者泉州出發(fā),從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與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
變化無常的海上氣候也造就了閩商勇于冒險的精神,在他們眼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深入人心。
part 2
民營閩系房企的崛起之路是經過洗牌的!廈門因為特區(qū)優(yōu)勢,和海南一樣發(fā)展房地產,房價從1991年的1000元上漲至93年的4000元;
不到160萬人口的海南島,開發(fā)商達到了2萬多家,廈門新增了100多家房地產開發(fā)商,當時高層及時意識到了危機,緊急出臺了國十六條。
1994年7月18日 國務院作出《關于深化城鎮(zhèn)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城鎮(zhèn)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內容。
此時的閩系開發(fā)商紛紛破土而出,94年開始,陸續(xù)有了禹洲地產,陽光城,中駿置業(yè),泰禾陸續(xù)誕生;
但是94年之前,就有兩家民營閩系房企,分別是1989年和1992年進入市場。
前者是世茂,后者是寶龍,1992年寶龍集團總部移師廈門,通過政府投標,寶龍集團一舉獲得廈門市四宗土地,并斥巨資興建擁有四棟高層商住兩用樓。
part 3
閩系房企真正的發(fā)展期是在1998年,當時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并于 2003年 確立房地產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
喜好打拼,不安于現狀的福建人,希望在更高的舞臺上展示自己!1998年以后,原本深耕福建的閩系房企開始在大城市展示自己;
1999年,世茂在上海打造了高端住宅小區(qū)——世茂濱江花園,一度是陸家嘴的天花板;
泰禾在2003年的時候劍指京城,打造“中國院子”,成就院子系開篇之作,開創(chuàng)中國精裝院落先河,形成門頭、院落、坊巷三大造院體系。傳統(tǒng)的中國風讓泰禾一炮而紅!
2008 年中駿進北京,打造中駿首個綜合項目“中駿世界城”。
part 4
閩系房企這個大家庭中最輝煌的時刻是在哪個時間點?
2016年閩系房企在全國土地市場上大肆掃貨,根據安居客不完全統(tǒng)計,11家典型閩系房企通過公開出讓方式拿地總金額約2100億元;
閩系房企更是拿下了全國百分之二十的高價地和全國約50宗地王,2016年全國單價Top10地王中閩系房企獨攬四宗。
業(yè)內人士都把閩系房企稱為地王收割機,只要有閩系房企參與土拍,就很少讓地塊落入他人之手!
在前幾年,得益于棚改的東風,這些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的房企并沒能看出隱藏的危機!
但是這種激進拿地,瘋狂擴張也為日后埋下了隱患!
2020年出臺了三道紅線,讓民營房企的融資顯得尤為困難了,而房地產又迎來下行周期,我們所熟知的幾家知名閩系房企就出現資金鏈方面的問題了。
小結
骨子里的海洋文化,讓閩系房企有一種敢打敢拼的精神,但是這種基因也存在很大的危險性;
愛拼才會贏本身沒有錯,但這并不代表著敢拼的人都會贏。他們之所以拼,是因為骨子里相信房價永遠上漲的邏輯!
但是隨著調控的不斷加碼,一些高價拿地的項目都被套牢,因為限價的關系,即使是硬著頭皮開發(fā),也經常是賠本掙吆喝。
三道紅線出來后,他們的融資渠道進一步縮緊,而在樓市下行的周期里,賣房回款也顯得尤為艱難。
閩系房企的蓬勃期是一個野蠻生長的時代,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但客觀說,對于地產來說,有利好的政策在路上了,最近高層已經批準了設立房地產基金的計劃;
該基金首期將從中國建設銀行獲得500億元資金和中國人民銀行300億元的再貸款額度,基金規(guī)模最高可達2000至3000億元。
但愿這些閩系房企能夠熬過樓市的冬天,不僅僅是因為同為福建人,還有重要的一點是,這些閩系房企還有很多期房未交付,這是無數購房者半輩子的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