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含的原子核叫作超核。研究超子,需要結合原子核構造及中子星的知識。
超核
一般情況下,構成核子的質子、中子等由上夸克與下夸克組成。與之相對,還會有包含奇夸克及上夸克、下夸克組成的核子。這些被叫作超子或奇異原子。
通常情況下,原子核內不存在的超子,會因為其他的粒子進入原子核,而產生與普通原子核所不同的表現(xiàn)。含有超子的原子核被稱為超核或奇異原子核。對超核的研究,讓人們對原子核構造有了更為廣泛的理解。
中子星與超子
對超核的研究還有助于解析中子星內部的構造。中子星被認為是一個半徑10km左右的巨大原子核。其密度比普通原子核高出數倍,在整個宇宙范圍內也是十分罕見的特殊天體。在中子星內部的高壓能量影響下,可能會產生出 粒子、Σ粒子等超子。但超子的性質還有很多不明點,在何種程度的壓力、密度下才會開始生成超子,至今都無法判明。根據超子的性質,中子星內部產生的人粒子、Σ粒子的比例是不同的,這影響到中子星整個的運動狀態(tài)。
量子領域的研究,可以讓人們逐步判明天體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