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三個節(jié)氣,標志秋天的開始。
此時,自然界陰升陽降,天氣由暑轉熱,早晚有涼風。人體與自然相應,陽氣開始收斂,新陳代謝減慢,情緒容易低落,人體抵抗力減弱,容易傷風感冒。應順應秋季陽氣收斂的趨勢,否則導致肺氣不降,出現(xiàn)咳嗽、喘息等,甚至影響冬季的健康。
因此,立秋養(yǎng)生,應注意護氣陰,防溫熱。
立秋起居
宜“貼膘”、早睡早起、賞桂花,不宜頻洗澡
一、立秋宜合理貼膘
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中,有“立秋貼秋膘”的說法。就是在立秋時節(jié),人們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以恢復人體在夏季的消耗,同時為對抗冬季的寒冷儲備能量。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貼秋膘”也要與時俱進。一要注意適量進補,不宜短時間內大量進食燉肉、醬肘子等肥甘厚味之品,以免壅塞脾胃,造成消化不良。二要注意體質差異,尤其是以下人群,不適合“貼秋膘”。
即:脾胃濕熱或胃火旺盛者,多表現(xiàn)為口干口苦,喜涼飲,口舌干裂生瘡,或大便秘結等;老年人和幼兒,老年人脾胃功能減退,不易于消化“大肉”,幼兒臟腑功能“嬌嫩”,有“大肉”消化不利;慢性胃腸疾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痛風、胰腺炎的人群。
二、立秋宜早睡早起
《黃帝內經(jīng)》記載:“秋三月……早臥早起……”。立秋,標志著孟秋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
秋季天氣清肅,萬物收藏,人的起居調攝應與氣候相適應,才是養(yǎng)護身體的法則。在睡眠方面,要做到早睡早起,建議晚九點準備入睡,早晨五點起床。
一般來說,成年人八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是最為健康的,而老年人可能要減少一至二個小時,青少年則可以視情況增加一至二個小時。另外,此節(jié)氣多增加夜間的睡眠時間,還可以由此補償夏日的睡眠不足。
三、立秋宜賞桂花香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丹桂飄香的時節(jié),正是秋季的到來。
桂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因“桂”諧音“貴”,所以桂花又有榮華富貴的寓意。有些地方的習俗,新娘子要帶桂花,寓意“早生貴子”。
秋季易情緒低落,此時欣賞花色橙黃、氣味濃郁的丹桂,不僅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還有沁入心脾、愉悅心情的美好。
立秋不宜頻洗澡
初秋時節(jié),白天仍然炎熱,人們容易出汗。洗澡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舒適,還可以起到保健身體的作用。
但是,進入立秋之后,自然界濕氣較前減少?!疤烊撕蠎?,此時人體的皮膚會順應節(jié)氣,油脂分泌也會較前減少,皮膚容易變干,所以此時不宜像夏季一樣,一日二次洗澡。尤其是老年人、皮膚干燥者,若洗澡過于頻繁,會使皮膚干燥而發(fā)生皮膚瘙癢癥。因此,建議立秋之后,一周洗四、五次即可。
內容來源《順時養(yǎng)生: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中醫(yī)智慧》一書
2022年,北京市中醫(yī)名師張向群專家團隊精心編寫《順時養(yǎng)生: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中醫(yī)智慧》一書。本書力圖從中醫(yī)養(yǎng)生的角度解讀二十四節(jié)氣的心理、起居、飲食、運動注意要點。讀者不僅能從中看到傳統(tǒng)節(jié)氣知識,更能了解在各個節(jié)氣中如何讓身體順應自然的節(jié)奏。
敬請關注下一期,為您帶來更多立秋養(yǎng)生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