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生孩子相當于在鬼門關晃了一圈的說法,即使在醫(yī)療技術不斷改善的現代,也只能說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母親的痛苦,不敢保證生孩子百分百沒有生命危險。事實上,除了分娩的過程,產后個把月的養(yǎng)護調理對寶媽來說也是很關鍵的。這時候寶媽身體虛弱,如果不好好調養(yǎng),會留下許多后遺癥,做對下幾件事情是關鍵!
注意保暖,謹防寒風侵襲
剛生產完的寶媽剛耗費完全身的經理,身體很是虛弱,免疫力下降。這時候急需要注意保暖,不管是在哪一個季節(jié),都要穿上長衣長褲以及襪子,謹防冷風侵襲。夏天太熱可以在室內打開空調或者風扇,但要注意避開風口。這時候如果不注意保暖,會影響關節(jié)部位的閉合,留下各種腰酸背疼的后遺癥。
飲食清淡,營養(yǎng)均衡
老一輩人認為月子里應該多進補,認為這樣身體才能恢復得更快,還能補充奶水,常常給寶媽做各種高油高熱量的食物,但這樣的做法對產婦反而是不利的,我們都知道身體太虛弱的時候不宜吃大補的東西,這時候寶媽腸胃蠕動比較慢,無法消化這些高營養(yǎng)的食物,剛分娩就吃這些食物很容易引發(fā)寶媽消化不良或是便秘,加劇產媽漲奶的疼痛感。因此產婦在分娩完第一周,以飲食清淡為佳,可以適當進食紅棗或者桂圓補充氣血。
多補水
不管是順產或者剖宮產的寶媽都會流失大量的血液,分娩后由于身體虛弱還常常有大量汗液排出,這時候寶媽需要多喝水,保證體內水分的充足,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適當下床走動,促進惡露排出
很多寶媽產后連站立都很困難,只想躺在床上休養(yǎng)生息。但是產后子宮會排出惡露,惡露如果不能及時排出,會影響子宮恢復正常功能。一直躺著的話,子宮得不到有效的刺激,不利于惡露的排出這時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適當下床走動,刺激子宮排除惡露,盡快回復子宮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