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jié)?!疤帯焙卸悴亍⒔K止的意思,處暑表明暑天將要結束?!对铝钍狻吩唬骸捌咴轮?,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边@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全國各地也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于暑夏之季,這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如虎”。這也提醒人們,秋天還會有天氣炎熱的時候,也可將此視為夏天的回光返照。
處暑節(jié)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調整,人們在養(yǎng)生方面需注意以下幾點:
(1)早睡早醒:處暑時節(jié)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起居作息也要相應調整。進入秋季,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應早睡早起。一般而言,秋季睡眠以晚上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為宜,中午時分應注意午休,有利于保養(yǎng)精氣。
(2)預防“秋燥”:處暑養(yǎng)生,防秋燥是重點。中醫(yī)提示,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處暑也是“熱燥”的開始,比夏天的干燥還要明顯,因此人們常會感到既熱又干燥,容易出現皮膚干燥,喉嚨干燥,干咳無痰,發(fā)熱等癥狀。中醫(yī)建議要多飲水、多吃新鮮果蔬,尤其是梨子和蓮藕,還可將絲瓜皮、荷葉等用于熬湯。盡量少吃油炸、燒烤以及熱性食物。預防“秋燥”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視精神調養(yǎng),要盡可能地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一切,以適應秋季收斂之性。
(3)適當“秋凍”:處暑時節(jié),暑氣逐漸散去,涼意漸生,這時候穿衣保暖就成了一個重要話題,民間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之說?!按何媲飪觥笔枪湃烁鶕呵飪杉練夂蜃兓攸c而提出的穿著方面的養(yǎng)生原則,但在現實生活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不能死搬硬套,凍得適度才行。“秋凍”還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huán)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更應及時增減衣服。“秋凍”不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服,還可引申為秋季的其他養(yǎng)生保健方面,如睡覺不要蓋得太多,以免導致出汗傷陰耗津。
(中醫(yī)科 杜霄壤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