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國最大的餐飲公司,為什么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卻還是拒不整改?
前兩天,必勝客在北京的兩家門店被曝出連續(xù)10天不換烹飪油,其中一家門店在5個月前才剛被罰過,還照樣我行我素。這點毛病怎么就這么難改呢?因為這里邊有個沒法解決的矛盾。
必勝客在中國有上千家門店,很多都是加盟的,加盟商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能賺錢的時候才會在乎品牌名聲,賺不到錢的時候只能想辦法縮減成本,要么給員工減工資要么在食材上做文章。
而必勝客母公司百勝這幾年的日子一直不好過,今年一季度凈利潤暴跌55%,不得不關掉了旗下品牌東方既白,必勝客也差不多,一季度利潤少了整整3000萬美金,在這種時候,加盟商哪還在乎什么品牌影響。
有人會問,拿品牌就不管管他們嗎?
其實百勝集團早把百勝中國單獨拆分出來再賣給別的資本了,因為洋快餐在中國的好日子早過去了,從2013年開始百勝在中國就不太干得過本土餐飲了,于是果斷選擇割肉回血,而接手的資本哪管你什么品牌歷史,能賺錢才是最好的,所以他們也會主動給門店施壓,逼他們控制成本。
從上到下都想著縮減成本,那就會陷入惡性循環(huán),更改保質期、用點過期油就真的成了家常便飯,畢竟誰都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損,而我們消費者就成了這場資本游戲里唯一受傷的一環(huán)了。